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隋炀帝在隋唐诗风嬗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
“西花厅记忆摄影展”记…
贾樟柯开始新的电影表述…
曹操高陵考古队:随葬猪…
学者:挽救中国少数民族…
《西游记》演绎历史:李…
学者谈历史剧:为追求真…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
海口立法保护历史文化名…
最新热门    
 
重构历史与建构文化身份——浅析台湾原住民论述的文化策略

时间:2010-8-21 11:15:50  来源:不详
的翅膀》里,借用部落小孩之口,表达了对学校老师强行推用强势文化的不满:“学校的老师又不会说这些故事给我们听。”他通过描写这些不愿意到学校上课的孩子再现与表达达悟族人不同的思维与性格。而余锦虎与欧阳玉合著的《神话·祭仪·布农人》则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关心与对原住民族坚守下去的信心:“《神话·祭仪·布农人》这本书……希望能保留逐渐凋零失传的文化,探究这些文化仪式背后所赋予的意义,并以此为根源让布农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扬流传。……文化因不了解而被排斥,因被轻忽而逐渐消逝,却因敞开心胸而获得重生的机会,愿布农文化能有阳光的一天。”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从中一览无遗。这是原住民族重新确认自己文化主体尊严与认同的一种努力。
  第三,流传的口传文学也将有助于原住民与部落记忆的联结,凝聚部落的集体认同,当然也就有助于文化身份的定位与认同。孙大川对此予以肯定:“口传阶段的原住民神话传说中,牵涉到部族信仰、起源和迁徒的叙述,有着较严谨、稳定的口传版本。这些叙述大都以吟颂的方式被保存在原住民各族重要的祭典和巫术性咒语及仪式中……它们分别传述了这些族群的信仰、命运与价值系统,扮演着凝聚族群认同、社会阶层分工与成员陶成的功能。”瓦历斯·诺干则进一步确认了口传历史对于制造经验亲近、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想象的巨大作用:“口述历史通常企图让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民发出遭致长期隐匿的声音,也经常强调所谓的‘土著观点’,而土著观点更应该是熔铸了经由一群人、经历数代的、‘共同的’历史想象,这是一种类似‘经验亲近的概念’,也就是说某个人可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来说明他的同伴所感受到、经验到、想象到的是什么,而他的同伴也一样可以运用这种概念毫无困难地理解,这种情形就像原住民族之间口述的笑话,大家一听就了然于胸。”口传文学的流行建立了民族想象的共同体,以部落族人自我叙述重新阐释了民族文化,从而将与其差异性的独特历史文化观点传承延续,从而改变外来者文化的强行灌输与侵入,使族群获得充沛的生命源流,构建起强健的原住民文化身份主体。
  三、重构历史中的反思
  重构历史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也获得台湾社会的普遍认可与重视。台湾原住民族的历史也逐渐为大众所了解与认知,其传统与文化开始得到各界的尊重与保护。应该说这与原住民族自己对传统的努力与对文化身份的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在这种历史的重构里,也存在着种种危机。
  第一、重构历史与口传文学的传承确实有利于原住民文化传统的传承。关键的问题在于原住民口传文学扎根的地方是否能够支持得起这种文化想象?换句话说,由于百年来的强势文化不断界入、侵蚀,再加上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席卷,其民族文化土壤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住民族所特有的经验与传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土壤,那么历史要怎么接下去书写?现代性的潮流不可抑制地席卷掉蒙昧的一切,重返历史的努力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呢?如何使有些与现代潮流不相近的文化得以传承,靠口传文学的书面化还是靠族群部落的传承?夏曼·蓝波安也曾表达过对自己族群文化的不安:“这些主观的批判,我虽然耿耿于怀,甚至不苟同长辈们‘恶灵信仰’(一有不如意全推卸到恶灵的惩戒)主导其所有的价值判断。”虽然他在认识到族群历史文化后,对此有所修正,但是这引出另一个问题。已经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新生代们是否愿意接受并传承这种被现代性所拒斥的文化?口传历史与文化所建立的“经验亲近”是否能真正如瓦历斯·诺干所设想的那样在年轻一代里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更何况由于青年一代在外漂泊,无法接触到聚集而成的部落文化土壤,那么这种传承要以何种方式来进行?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