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谈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
浅析阿多诺大众文化批评…
开启英美文化的钥匙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
文化批评:八成人“提笔…
三俗高雅文化皆尴尬  形…
试论文化工业理论生成的…
浅论约翰·费斯克的大众…
文化工业:虚假的同一性
最新热门    
 
大众文化视域中的“文本空白

时间:2010-10-12 11:41:13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文化工业现代传媒  空白点
  论文摘要:文化工业和现代传媒的合谋已经造成了大众文化的独白化,在文化工业的强势语言的言说下,大众的想象力已经丧失。文化工业的灌输替代了大众的思考,大众的想象力也丧失了,于是独白代替了对话;而文化产品深度意义的丧失,又使得接受者已经不再试图在其中寻找“空白点”“不定点”去填充。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开始日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逐渐习惯在电视前消遣,逐渐习惯文化工业带给我们的一切。轻松休闲的报纸,喧闹的脱口秀节目似乎昭示,我们正处于一个众声喧哗、全民狂欢的时代。我们似乎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切文化产品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我们选择的似乎都体现了自己意愿,反映着自己的需要。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观众来说它没有留下任何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观众不能在影片结构内做出反应,他们尽管会偏离精确的细节,却不会丢掉故事的主线。”川作为大众文化批评的先驱,霍克海默指出了大众文化接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作为消费的大众是否真的能够保持自己的自主性而不受文化工业的影响。面对文化工业的强势话语,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有重提的必要。我们必须反思:面对文化工业的话语强权,作为接受者的大众究竟有多少自我选择的空间存在?大众是否在消费时代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利?
    首先有必要对大众文化予以界定。这里笔者借用金元浦的解释,大众文化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这个表述是较为合理的,它突出了现代传媒、消费意识、文化工业在大众文化运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
    接受美学和以前理论的不同之处是:它突出了读者在文学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强调了读者对文学作品再创造的能力。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阅读是读者和作家、作品不断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读者不断寻求潜在的意义,因为文学作品中存在很多“不定点”和“空白点”,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寻找“空白点”的过程。经典作品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意味的原因也在这里。
    但是在大众文化的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文化作为文化工业的产物已经不再给接受者留下“空白点”了。文化产品的机械复制性决定了它不像传统的精英文化一样,容许读者的参与。在大众文化的时代,对话成了问题。良性的互动已经是奢望。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获得了话语霸权,它们的独白代替了以前双向的互动。已经没有多的“空白点”留给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参与第二次创作,这实际上是造成读者想象力丧失的重要原因。这是很可悲的,丧失了想象力的作品对读者究竟还有多少吸引力呢?如果读者能够对情节发展了如指掌,那这样的作品究竟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无存在的必要性呢?答案是否定的。
读者要求作品提供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