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语言不能承受之痛—…
试析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广…
试析报纸广告传播效果制…
试析从市民社会看中国公…
试析“广告场”理论—广…
试析对广告经营的几点思…
试析从符号的双轴关系看…
试析对广告传播效果的测…
试析从学铁龙事件看跨国…
试析从公民文化的发展过…
最新热门    
 
试析从巨民文化到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变迁

时间:2010-12-23 13:03:25  来源:不详
型的价值观。在臣民文化中,它强调伦理型的价值观是用来稳定社会的秩序免于混乱以至解体的人们必须信守的行为规范。它通过高度重视的价值观教育,使得纲常伦理内化为人们心性中的良知良能,最终使人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通过强调重“义’轻“利”,人为地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给人以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且还人为地把追求“义”与追求“利”看成是道德高尚与低贱的分野,看成是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最后,伦理型的价值观通过文字狱、八股文等方式压抑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主体性,造成在思想上万马齐暗、封建迷信、愚昧、奴性等。总之,在臣民文化下,把人定义在两个乃至多人的社会等级伦理关系之中,扼杀了人的个性和主体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致使个人缺少自由的创造力,文化缺少创造的生机。造成这种后果,是有其深刻的原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经济的存在,是产生臣民文化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中国臣民文化,就是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国家,强制实行反动的、抑制主体性的思想统治的方式和手段。在中国封建社会,臣民文化和封建专制事实上是很难严格区分的,两者都存在于封建经济的土壤之中,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最大限度抑制个人主体性,从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地主除了拥有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外,还对农民有不完全的人身占有、即超经济的强制。“农民对他们的人身依附是这种经济制度的条件”。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和佃农之间的尊卑关系,正是君臣、平民之间等级森严的尊卑关系基础,同时也是臣民文化的产生基础。封建经济的另一个特征,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落后的、闭塞的、保守的小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低下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同样也是臣民文化存在的基础。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韩非子也说:“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儒、法两家都提倡愚民政策,通过愚民政策,封建统治者在思想上实现最大化的压抑人的主体性。

    (2)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存在,是产生臣民文化的另一个广阔的,深厚的基础。封建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是以色彩浓厚的宗法制度和高度发达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主要特征,对臣民文化的产生、形成影响巨大。首先,社会结构宗法型特征,虽然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但它强调“礼”即“分’,强调“重义轻利”,造成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教’的修身养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等。其次,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虽然造成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心理上文化认同等等,但是它强调专制权威,造成浓厚官本思想,使人存在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个人自信心缺乏等等。至此,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把中国文化,由多元变为一元,思想上不允许“异端”出现,学术上要封建知识分子埋头故纸堆,埋头八股,从而陷人形而上学的泥潭中。
    时间的车轮已经飞驶到z1世纪了。在这个世纪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持久的变化,个人的主体意识同样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各种因素影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还用那种个体消融于群体的臣民文化来构建健全社会的文化模式,那无疑是不合时宜了。那么该用哪种文化模式来作为当今发生变化了的社会文化呢?笔者认为,这必须是尊重个体主体性的公民文化。
    二、对公民文化的认识
    在现代中国,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日益指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按一般发达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