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
论析中西价值观念差异与…
论析心理原理在广告传播…
论析文化势能与跨文化广…
论析植入式广告与拟态环…
论析现代社会的参与型政…
论析新媒介对渝东南少数…
论析唐宋文化传播机制及…
论析跨文化视野中的我国…
论析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
最新热门    
 
论析新闻媒体与公共领域构建

时间:2011-01-03 13:47:45  来源:不详
0日这一时段内((新京报》对“圆明园事件”的报道为蓝本,同时结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一事件中,媒体通过采取以下两种策略,较好地发挥了作为“一个公共讨论和提供信息平台”的功用。 
    1,新闻和评论相互推进 
    新闻和评论相互推进的措施,使得媒体既能向公众客观传达每一个环节的信息,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又能以言论的方式阐明自己的主观立场,吸引公众参加讨论,引导舆论向纵深发展。从报道方面看:自(人民日报》发出首则新闻《拆除防渗膜,救救圆明园!》以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引人瞩目。以《新京报》为例,在本文所选定的时间段内,它共刊发了38则新闻,其中“北京新闻”版26则、“重点新闻”版10则、“核心对话”版2则,报道非常详尽细致。从评论方面看:新华社几篇言辞尖锐的重要评论—《圆明园是谁的圆明园》、《圆明园向何处去》、《圆明园不仅仅需要环境评价》,绝大多数新闻网站都有转载,影响颇大。《新京报》则利用自己专设有“言论”版的优势,在此期间刊发了36篇各种规格的评论,其中仅“本报社论”就有18篇。这些评论质疑圆明园的管理体制、洁问圆明园防渗工程该如何收场、提醒听证会不能“一听了之”、探讨是否能启动问责程序、呼吁不要让环保部门孤军奋战以及追问什么样的专家才能对圆明园有发言权等,涉及到方方面面,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决策部门的重视。新闻和评论的相互推进,在深化新闻报道内容的同时,也夯实了新闻评论的基础,增强了二者的功效。 
    2、平衡报道各方的观点 
    在当代的“参与性社会”中,报道的“全面”至关重要—从微观上讲,在具体的某一事件中,人们能够知晓相关各方的看法;从宏观上讲,它应是交换不同意见和批评的“公共论坛”,能传达社会各阶层的声音,从而向公众呈现一幅真实的社会图景。而实践报道的“全面”关键在于恰当地运用“平衡”原则。此次“圆明园”事件迭起的风波中,出现了一系列引起争议的问题,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衡和全面”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数观点”和“少数观点”的平衡。如在“湖底是否铺设防渗膜”的间题上,虽然多数专家和普通公众都持否定的态度,媒体的主观立场亦是如此;但媒体并不因此湮没了持相异观点的少数专家和个别管理部门的声音。二是“政府意见”和“专家异见”的平衡。如认为“圆明园有必要防渗”的环评报告出台后,在管理部门已首肯并将报告作为下一步决策依据时,少数专家学者的“异见”仍被报道。如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授、院长俞孔坚就激烈反对,声称“即使环评报告支持防渗工程,也只是盗用科学的名义来进行非道义的工程,更不能作为继续改造工程的依据和借口。”三是“专家见解”和“公众常情”的平衡。在刊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中科院研究员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如松等专业人士技术型话语的同时,普通市民的“我心中的圆明园呢”、“圆明园的破落是一种凄美”等情绪型的表达,也在版面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圆明园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未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之前,园方就擅自进行整修,所涉及的已不是单纯的环保科学问题,而是关乎法律尊严、公众利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