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20世纪炎黄文化研究的考…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教师…
文化研究:台湾文学研究…
引领科举文化研究热潮展…
加强党内文化研究 开辟…
文化研究与批判传播研究
从文化研究的内外部身份…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
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
林语堂的民族形象建构与…
最新热门    
 
文化的翻译

时间:2011-11-3 9:14:52  来源:不详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争取相应的话语权,成为国内译者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京华烟云》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梳理,用实例来说明林语堂[注: 林语堂,福建龙溪(漳州)人,1895年10月10日出生,1976年3月26日逝世。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先生是如何用音译法来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对人名、地名、宗教、方言与用语、婚丧嫁娶、拟声词、脏话等方面的把握,同时对现在文化翻译中皆用音译提出自己的观点,旨在为译者处理中华文化的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文化翻译;音译法;《京华烟云》
   
  英国语言学家Lyons说过,“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民族语言文化智慧的结晶。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争取相应的话语权,成为国内译者的主要任务。文化究竟能不能翻译?认为文化的可译性有左飚(1999)“论文化的可译性”,文章分析了文化可译性存在的前提以及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化的条件,对文化翻译的可接受性持积极的态度;主张文化不可译性的有谢玲(2004)的“文化差异与不可译性”,马小麒(2005)的“文化的不可译性”。她们分析了英汉语言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尤其提及修辞和诗的翻译。由于文化空缺现象严重,她们提出不太乐观的观点;还有讨论可译性限度的文章,如黄碧蓉(2005)的“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杨才元(2009)的“文化的可译性:一个相对的概念”。他们便认为文化差异决定文化很难翻译;即便能够翻译,也不过是“戴着镣铐跳舞”,有很多局限性。
  回顾上世纪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创作的巨著《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林用娴熟的英文,巧妙的变通手法,将中华文化用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特定时代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笔者在参与创建《京华烟云》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过程中,对英汉语料进行过对比分析,发现今天译者想要做到的事情,即传播中华文化,林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经尝试过,而且在西方引起轰动,很多西方人士正是通过《京华烟云》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译界对林的原文赞赏有加,称林为“两脚踏中西文化,挚爱故国不泥古”。本文通过对《京华烟云》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梳理,用实例来说明林先生是如何用音译法来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对人名、地名、宗教、方言与用语、婚丧嫁娶、拟声词、脏话等方面的把握,以及运用Wordsmith Tools来分析音译法运用的频率;同时对现在文化翻译中皆用音译提出自己的观点,旨在为今人处理中华文化的翻译提供借鉴之处。
  
  一、《京华烟云》英汉平行语料库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写成于1939年,英文版70万字,分3卷,共45回。林语堂的挚友赛珍珠也对《京华烟云》评价很高“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在描述北平[注: 北平是北京在历史特殊时期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姚、曾、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同时,更多地用英文介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