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1949年新旧转换:夏衍在
49年后八位国防部长的关
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引发
1979年巨贪事件:处决贪
1939年康定建省:化边地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握
1949年黄金运台之后的去
曹操墓入选社科院举办0
49年后最后一起驾机叛逃
1919年北洋政府在通县当
最新热门    
 
49年周恩来追究浙江大学抵制竺可桢风波始末

时间:2010-1-5 12:40:56  来源:不详
作委员会,指派洪德铭为书记,钟沛璋和许良英为委员,浙大支部书记改由李景先接任(因过于暴露,不久改由吴大信担任)。至1948年2月以后,领导杭州工委的是中共上海局上海学委副书记吴学谦(后为外交部部长)。暑假时,中共杭州工委总结工作,认为浙大近几个月的工作显得混乱,斗争过于频繁,即从4月到6月,全校性罢课搞了五六次;部分党员轻信解放军将于该年5月渡长江的谣传,竟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出布告召开 “渡江座谈会”,结果,群众疲惫不堪,骨干过于暴露。这说明当时中共党组织也意识到浙大的“学潮”过左。此后的1948年9月,中共浙大支部升格为总支,由周志成任总支书记;到了1949年3月初,中共上海局杭州市委成立,林枫为书记。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杭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谭震林为主任,谭其龙、汪道涵为副主任。当时在上海的竺可桢从陈毅处获知:共产党决定实行宽大政策,胡适、傅斯年、翁文灏等“均无避去之需要”,陈毅还表示要让新任杭州市长谭震林去浙大拜访竺可桢云云。可是不久,竺可桢就听说了浙大“倒竺”的消息。

无疑,此前和当时竺可桢的一些言行并不符合新的浙大校长人选的身份。

在1940年10月20日竺可桢的日记中,记录了他与马寅初的一次谈话。当时马寅初因大胆抨击国民党豪富声名大振,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马寅初近来对于孔、蒋大肆抨击,——渠颇信共产党为较有办法,认其领袖能刻苦为可佩。”不过,竺可桢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余告以共产党以苏联为背景,惟 Stalin之命是从,不能与中华民族之利益相吻合。蒋纵容孔令仪、令侃、宋霭龄辈贪赃受贿,固属不符舆情,但国家欲养成全国爱戴之领袖亦不易。故以忠言劝告为善策,莫为共产党所利用也。”1941年4月24日,竺可桢在向学生演讲时提及外交情形,“批评苏联各国均只知利害,不管是非,将来自食其果。我校求是精神,即只知是非,不顾利害”。如此等等,显然他与新社会不无隔膜。也就在他离杭赴沪时,竺可桢得知“杭州一切安好,并无轰炸城站及浙大之事;并知5 月3日杭州之解放极为平安。学校尚未接收,但照常上课。每人曾由文教处发三千元之人民币,教授与校工一律待遇。校务会议常务委员为蔡邦华、王劲夫及谭天锡三人云云。……振公函则谓杭州市长谭震林已按中共当局令余回浙大主持。如此信确,乃其不幸之事,因余对浙大校长一职实已厌恶万分也……”。看来就是竺可桢自己也不愿意继续担任校长了。6月2日,他写信给蔡邦华、王国松、谭天锡及所有同事、学生,恳切地表示自己不回浙大了:“十四年来,弟在浙大虽竭尽绵力而仍不免左支右绌,烂额焦头”,现在年达耳顺,精力日衰,更应“退让贤路”。长期的校长生涯已使他心力交瘁,他想回到科学研究的本行中去,这也是他长久以来的心愿。

但问题不在他主观上的愿意不愿意,而是客观使然的不可能了。

4月29日竺可桢校长秘密出走之后,原来的校务委员会已停止工作,为了维持学校,农学院院长蔡邦华等14人发起成立了临时校务委员会,由原校应变委员会主席严仁赓教授为临时主席,选举蔡邦华、王国松(工学院院长)、谭天锡(讲师助教会负责人,土木系讲师)为临时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6月6日,杭州市军管会决定对浙大实行军事接管,并派出军代表林乎加、副军代表刘亦夫到校进行接管,接管小组成员由严仁赓(法律学系教授)、孟宪承(教育学系教授)、陈立(教育学系教授)、范绪箕(教育学系教授)、张君川(教育学系教授)、黄焕焜(教育学系教授)以及中共地下党员刘潇然、许良英和学生自治会主席包洪枢等9人组成,随即该小组宣布:“指出嗣后浙江大学是人民的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任务。目前工作仍由临时校务会议执行,但一切措施,应有军事代表签署始能生效力。”又宣布停止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等一切反动组织的活动,违者严惩不贷;查封原文学院院长张其昀教授的全部文稿、书籍及全部财产;将师范学院撤销,将教育学系并入文学院;又决定将历史系停办一年(至1950年,宣布停办法学院、历史系、哲学系),师生予以遣散,仅留下12人组成学习班,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多年以后,忆及这段往事时,谭其骧教授说:“1950年浙大宣布停办历史系,我不得不离开浙大,转来复旦。我相信,浙大若能像竺老当校长时那样继续办下去,我是不会离开浙大的。”

9月1日,竺可桢在日记中记曰:“上海发表马寅初浙大校长,江华杭州市长。”竺可桢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不久,他又听到这样的消息:浙大被接管之后,军管会听任左派学生和助教“取报复主义,停聘教授六十余人之多,储润科、朱正元、胡刚复等均在其内,职员如赵凤涛亦在其列,全以过去有恩怨关系为主,而不问教授法、学问之如何也。——可知浙大接管情形与北大、清华、南开可谓全不相同也”。在被停聘的人员中,除了国民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