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封疆大吏怕户部小吏:曾
湖南学者力挺曾国藩 被
曾国藩与天津教案:谣言
曾国藩为什么最终能打败
清曾国藩夫妻国画像现长
揭秘:曾国藩墓地的风水
曾国藩的幕府及其 功业
略论曾国藩
略论曾国藩、湘军与晚清
略论曾国藩镇压捻军及其
最新热门    
 
曾国藩奏疏研究

时间:2007-3-9 16:43:39  来源:不详

  道光三十年,清宣宗卒,遗诏“无庸郊配、庙fù@①”,谓“若世世率行无已,益滋后人疵议,此不能不示限制也”[1](P2508)。郊配即郊祀天地时,以先王配亨,庙fù@①是新近故去的帝王@①祭于列祖列宗,属于封建王朝的基本惯例。文宗即位,命王大臣会同九卿科道合计上奏。在这个问题上,曾国藩作为礼部侍郎第一次展示了他不同凡响的*见解。据郭沛霖《日知堂笔记》载:“于是执政倡为臣子不敢议君父之说,谓郊配庙fù@①宜悉依旧制,谋定而后集九卿翰詹科道于内务府,以奏稿示之,诸臣多不敢公然示异。就中礼部侍郎曾国藩……不肯画诺……既又令其另奏,于是异议者纷起……诸摺各抒已见,而国藩所奏尤为剀切详明……上依内阁议,仍遵大行皇帝以郊配庙fù@①,余摺俱发还,独褒国藩之摺,以为‘颇有是处’。”(注:《近代稗海》第11册。)曾国藩之所以敢于公然示异,不肯画诺,便是基于他以礼为本的理学思想,其《遵议大礼疏》所论三条,一曰“坛@②规模,尺寸有定,增之不能,改之不可”。大行皇帝虑及后人妄自增删,故预为限制,以身作则,臣子不敢不从;二曰“古来祀典,兴废不常”。大行皇帝担心后世罢其配位,故预先防备,此亦臣子不敢违者;其三则为实质所在:“我朝以孝闻天下,而遗命在所尤重。”“若不遵行,则与我朝家法不符”,因此更不敢违(注:本文所引曾氏奏文,皆出自岳麓书社1994年版《曾国藩全集·奏稿》,以下不再一一注明。)。如此剀切陈词,确有些冒犯天威。所以说,以心修身,还只能算是一种人生哲学,而以礼治国,则是一种*哲学。惟其如此,它才显得有些戆直。所以它虽得朱谕称许,但就是不予采纳,因为它不切实际,不便操作。

  至于咸丰元年之《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陈文宗看似具有敬慎、好古与虚静三种圣德,实则滋长了琐碎、文饰与自矜三种流弊,并且举出种种具体人事加以论证指实。文宗览奏大怒,“zuó@③其摺于地,立召见军机大臣,欲罪之”,幸得左右大臣叩头求情,且以“主圣臣直”“愚戆”为其开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