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光彩事业异彩纷呈
一生追求进步光明 献身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华洋义赈会与民国合作事
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论台湾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
最新热门    
 
洋务事业中第一代新式知识人材群的形成——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初生形态研究

时间:2007-3-9 17:12:00  来源:不详
培养的西学人材

  举办教会学校,是西方列强进行文化扩张的重要手段。据统计,1840年至1860年间,各地开办的教会学校约有50所,学生约1000人。以后又加速发展,1875年左右,学校总数达800所,学生2(19世纪末,学校共达2千所,学生约4万人。见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会学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前期多兼有慈善性质,供给衣食,这对社会中下层人家子弟无疑具有吸引力。家居澳门附近的容闳,家境贫寒,7岁时(1835年),便到澳门一所英人开办的西学堂读书。伍廷芳少年时原在私塾读书,后与家乡教堂的牧师相识并就学英文,又经其介绍,入香港圣保罗书院学习。出身于世奉天主教家庭的马良、马建忠兄弟,在咸丰初年,马良12岁、马建忠7岁时,便先后自镇江离家至上海,入法国天主教徐汇公学读书。

  这些直接受西式教育的人,程度也不尽一致。教会学校一般只讲授宗教及粗浅算学、外文等,后来水平渐有提高。有的人受到较高的教育,甚至出国留学。1847年,容闳、黄宽等三人赴美留学,后黄宽学成医学回国,成为颇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容闳也由耶鲁大学学成毕业。伍廷芳经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