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琉球:明清时期的藩属国
钓鱼岛祸根:二战后蒋介
琉球漂民事件与日军入侵
清政府弱化琉球宗主权的
琉球国的覆亡 生生被日
琉球国覆灭史日本强占清
最新热门    
 
《琉球三策》作者考

时间:2007-3-9 17:24:23  来源:不详
要之,前引有关何如璋及何与黄遵宪关系的种种说法是存在不实之处的。

(四)

为什么何如璋和黄遵宪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会有差异?这当然有主观阅历和客观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和李鸿章的关系,恐也是其中之一。

李鸿章自1870年成为清朝的北洋通商大臣以后,在对外政策方面,取得越来越大的发言权[(23)]。何如璋、黄遵宪的出使日本,实出于他的决定。何如璋在行前,特意到天津“谒李伯相,语使事颇详”[(24)],便是一证。

那么,当时李鸿章的整个外交格局中,对日本采取什么态度呢?据现有材料来看,似并未认识到日本的威胁,而主张与之和平相处。对于日本开始兼吞琉球的举动,清政府只是命令何如璋“到任后加以适宜处置。”[(25)]而当时李鸿章和社会上的诸多改良人士,主要感到的是来自北方的俄国的威胁。[(26)]

何如璋到任后,根据接触到的情况,却对日本兼吞琉球的行动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这从他的立场来说,自然是适宜的。因为“适宜”本身就是一个并不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