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文革”首次转播中外体
百年来中外历史上著名的
改革开放后首批中外合资
探秘:古今中外的帝王为
揭示古今中外的“砍头文
论清朝前期外贸政策中的
乾隆年间河东盐商经营贸
近代澳门贸易地位的变迁
葡萄牙强占澳门与清政府
葡萄牙强占澳门与清政府
最新热门    
 
中外贸易冲突与鸦片战争

时间:2007-3-9 17:24:52  来源:不详
“闭关政策”与中英战争

中国行商制度及税收,是否如外商所指责的构成对华贸易的两大灾难?

1830年,英国下议院考察东印度公司当前情况及大不列颠、印度和中国之间贸易情况小组委员会与作证人的问答录,真实地反映了外商在华贸易情况。作证人阿肯(John·Aken)答:在中国广州做生意很方便,比在印度和英国本土都方便。绝大多数在广州住过的作证人都一致声称:广州的生意几乎比世界上一切其他地方都更方便更好做。(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润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他们也承认“公行制度,虽然是垄断性质,却是大体上运行起来很少有障碍的一种制度”。(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中译本,第96页。)清政府尽管制订了严密而繁苛的限制外商的条例,但实际上多是一纸具文。广州美国旗昌洋行职员威廉·亨德曾说,洋人“高兴时,可以随便活动,愿逗留就逗留”,并且很少有人监督;商馆中雇佣中国工人的数目实际上是“无限制的”;鸦片*“只需我们出些小费,那监督的人就愿为居间,而使我们免去一切麻烦”。(参看《鸦片战争》资料丛刊,第1册,第235—236页。)外商也不断借款给中国行商,至公行结束时,行商无力偿还的债款总数大约在1,650万元以上。(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中译本,第57页。)

清代的公行制度尽管制订得“尽善尽美”,但把一切管理对外贸易的职能全部交给行商,清政府的官吏则通过商人进行间接管理,这本身不是加强对外商的管理,而是削弱了管理职能。清朝大官们耻于与外商见面,退避三舍,只管制订令人眼花缭乱的条文,而不问其能否实行、执行情况如何;一旦出了问题,便唯行商是问,这是封建制度下典型的官吏管理事务的办法,其结果只能使管理条例徒具虚文。最先制订“防范外夷”条例的两广总督李侍尧,连外国商船在广州进行贸易的季节都弄不清楚,外国商人应离开广州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