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珍贵旧照再现甲午悲歌[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揭秘:西安事变之前 张
甲午战争:中国也输在外
甲午战争时竟然有中国民
甲午一战使日本鄙视中国
钩沉:方伯谦甲午海战临
日本 董狐 笔下的甲午战
甲午前中国外债抵押问题
张 研试论十九世纪中期
最新热门    
 
甲午之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的选用

时间:2007-3-9 17:26:23  来源:不详
精英,按照清政府的想法,他们能“持大体”,老成持重,立场坚定,能在国外复杂的环境中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甚至“用夏变夷”感化西人。在第一批所任命的公使之中,郭嵩焘、何如璋、陈兰彬都是清一色的翰苑人物。

但清政府的这一想法也未能贯彻到底。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在有翰林身份的官员真正能承担而又愿意承担出使使命的人太少。在甲午战争之前的20位公使中,翰林仅有7位(郭嵩焘、陈兰彬、何如璋、 许景澄、洪钧、崔国因、汪凤藻)。这7位之中,除郭嵩焘、江凤藻之外, 其他人也还并无办洋务的实际操作经历。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只是能谈洋务而已。以何如璋为例,他是较早意识到“世变已亟,非拘常习故者所可拯救”(注:碑传集补(6):卷13Z.)的翰林。 因而利用各种机会与中外士商多方接触,又主动寻访英美牧师,从他们身上尽量多地了解国外情形。许景澄、洪钧的情况也类似。在翰林院里,他们能究心“经世之学”,对国外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但认真说来,出使之前,他们涉足洋务具体事物并不多。只是有些理论上的认识,而无实际操作经验。就是这样的人,在当时也极属难得。何如璋谈洋务的水平,连老资格的郭嵩焘也十分佩服,表示自己看走了眼,“子峨于洋务竟能通晓,悔从前不甚知也。”(注: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Z.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