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珍贵旧照再现甲午悲歌[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揭秘:西安事变之前 张
甲午战争:中国也输在外
甲午战争时竟然有中国民
甲午一战使日本鄙视中国
钩沉:方伯谦甲午海战临
日本 董狐 笔下的甲午战
甲午前中国外债抵押问题
张 研试论十九世纪中期
最新热门    
 
甲午之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的选用

时间:2007-3-9 17:26:23  来源:不详
.台湾鼎文书局.)似乎也没什么效果,这些改造显然很不成功,整个清末仍没有出现几个翰林公使。

尽管清政府仍然努力地在翰林中挖掘使才,但大多数翰林缺乏实际才干,尤其是不通洋务,则很难成为清廷选择使节的唯一来源。李鸿章较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在他主持洋务和外交的时候,认为“科目人才虽辈出,不尽娴习于折冲,出使东西洋各国,关系綦重,情形迥异,所有主客强弱之形势,刚柔操纵之机宜,必须历练稍深,权衡得当,庶足以维国体而固邦交,不必专于文学科目中求之,致有偏而不举之患。”(注:杜保祺.健庐随笔[A.见,民国笔记小说大观:(1)[Z . 山西古籍出版社.197.)在李鸿章的这一用人思想指导下, 一大批功名虽不高,甚至连生员资格也不具备,但洋务经历丰富的官员被派往国外作为公使,尤其是一批淮系官僚如刘瑞芬、李凤苞、龚照瑗等因与李鸿章的关系得以选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