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6世纪古代刑具在美国拍
上世纪中央领导人的首席
王震:20世纪最伟大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
半个世纪以前故宫的改建
上世纪初的女子双侠 秋
米夫:上世纪三十年代王
史海回眸:回顾二十世纪
自行车20世纪初从德国传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人们心
最新热门    
 
十九世纪中日对外开放思想比较

时间:2007-3-9 17:27:54  来源:不详
清朝统治者对抗维新的一道屏障。1893年,张之洞写《劝学篇》,系统的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看上去调和中西,折衷新旧,实际上是反对变法维新的一支利箭。维新派指出它“不特无益于时,而且是大累于世,”是“保一官而亡一国”,“倾天下以顾一家”。(《劝学篇书名》、《新政真诠》五篇。)真是切中要害。

  

 

  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对外开放思想上的差距,造成了各自结果的相去甚远,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一次泾渭分明的检验。造成差异的原因何在呢?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两国在开放前同是封建制,但日本是幕藩封建制,中国则是中央集权制。日本大名们所建立的藩国,具有半独立于幕府统治的传统。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基本上比封建的欧洲,封建的中国与它对等的统治阶级,处于微系得多的地位”(乔恩·哈利戴:《日本资本主义*史》。)早在日本开国之前,地处西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长州,萨摩诸藩,不顾“锁国令”,从而得风气之先,在天保嘉永改革中注重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采用洋式军备,创办近代企业,一批资产阶级化的下层由此崛起。这就为以后“脱亚入欧”大规模的学习西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明治维新为日本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日本对外开放的主持人。大多是通过维新掌握了政权的资产阶级化的改革者,如大久保利通,岩仓具视、伊腾博文等。他们“怀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