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
毛泽东讲蛇与农夫的故事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的张
组图:60年代末处决“反
极少提及的历史:1950年
为陈独秀鸣冤 大革命失
周恩来在日本京都求学时
日本人对孙中山及其革命
最新热门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文化新趋向

时间:2007-3-9 17:42:45  来源:不详
  辛亥革命后,“共和建设遂为法制国家”,为达到“事皆有法程,人皆责之守法,政以法行,事以法举”(《重修彭山县志》卷6)的*局面提供了前提和保障。这直接否定了沿袭几千年的重视伦理道德、轻视法律的*文化,人们逐渐地从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寄希望于以法律保护个人权益。时人记载说:“人民无不尊法律,重公德,罔有逞一己之私而破坏全局者。”(《最新行政文牍》第5249页)正是由于“民国成立,*肃然,因革损益”,才出现了“具有权衡法度之行于县亦灿然”(《新修恒山县志》卷1),“人民皆遵守法律,率循范围”(《复县志略·司法制度》)的景象。

  辛亥革命后,共和、民主等新观念布入人心,形成“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于共和”的社会趋势。曾经是君主立宪政体倡导者的梁启超敏锐地感觉到共和*实为民心所向,便公开表示“共和之局既定矣,虽有俊杰,又定能于共和之外别有治国之途?”(191257日《时报》)清末科试状元张謇也由热心君主立宪转而采取依附共和的对策。但笼罩中国人几千年的专制观念并未能在较短时期内根除净尽。如袁世凯提出共和*的“主权在民”是“暴民*”等代表了社会上某些人对刚刚隐去的专制制度的深深怀恋。这一时期,拥护共和的社会*趋势与军阀政客对专制统治的迷恋仍在激烈的搏杀。由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迫使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闹剧刚刚拉开帷幕便草草收场。共和宪法真正成为带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旗帜。后来的护法战争并非偶然,在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中,共和、宪法构成双方斗争的焦点。而更多的人将法律视为共和国家的要素,认为“法存则国存,法亡则国亡;合法者则为顺,违法者则为逆”(《章太炎年谱长编》上,568页—569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