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李鸿章600字奏折迫使朝
访德国李鸿章洒泪 勉励
俾斯麦劝李鸿章多照X光
翁同龢:搅局之王 与李
李鸿章出访尴尬事:在美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李鸿章:中国历史上“持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
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
最新热门    
 
论李鸿章与 洋务 实践

时间:2007-3-9 17:46:20  来源:不详
覆的大厦,李鸿章承应了时势的潮流,成为一名“中兴重臣”。他的家庭本是安徽“庐郡望族”,父亲李文安是一个“进士”出身的正统儒家官僚,在清廷刑部任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等职,但为官“庭诤面拆”、“倔强不苟合”,故而仕途蹭蹬,不甚显达,家庭经济亦时遭拮据。不过,对子女的教育却要求颇严,他的治学信条是:“先须沈潜体玩,熟读熟思,以求实得。要洞悉古人立心制行,与人经世实在处,断不可诵言忘味,至赏奇析疑时,斯收丽泽之益。”(李文安:《寄玉坪六弟书》。见《李光禄公遗集》第7卷,第17页。)也即是提倡“经世致用”之学。李鸿章正是遵循这个“父训”,本着“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李鸿章:《致三弟》,见《李鸿章尺牍》第1页。)的原则处世行事的。家学渊源与社会要求铸就了李鸿章的人生观与事业心,还在20岁那年,他在第一次去北京准备参加顺天乡试时,即赋诗言志:“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李鸿章:《入都》诗。见《李文忠公遗集》第6卷,第12页。)可见在他涉世未深时,就已经显露出誓死搏取功名,以荣宗耀祖的迫切心愿,不加掩饰地道出了立志一展*抱负的勃勃雄心。

  李鸿章的一生,受曾国藩的影响颇大。曾国藩是他父亲李文安的同年,关系很好,1845年李鸿章师事曾国藩后即受到曾国藩的器重。二年后李鸿章考中进士,此后即秉承曾国藩潜心“洋务”的意旨,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和继承人。曾国藩在疲于奔命,心力交瘁地与太平军作战时,命李鸿章赴安徽原籍编练淮军,以扩大军营,增强兵力。李鸿章不孚所望,当太平军进军上海,对清军构成了重大威胁时,他老成持重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廷旨既迫,沪上官绅合谋雇定轮舟,劫我以行。凡办大事,要顺人心,成否利钝,任敢计较。沪为中外杂处之区,通省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