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包
《四平攻坚战总结》:悍
中俄《四厘借款合同》评
《四库全书总目》对西学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四库禁毁书与清代思想文
四库全书的简介
《四库全书》写的是什么
《四库》底本《永乐大典
《四厘借款合同》
最新热门    
 
《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观与清中叶的学术思想走向

时间:2007-3-10 9:02:15  来源:不详
讲求文字、音韵、训诂、考证,力图恢复经书原貌和圣人原意的的清代汉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古者漆书竹简,传写为艰,师弟相传,多由口授,往往同音异字,辗转多歧。又六体孳生,形声渐备,毫厘辨别,后世乃详。古人字数无多,多相假借,沿流承袭,遂开通用一门。谈经者不考其源,每以近代之形声,究古书之义旨,穿凿附会,多起于斯。故士生唐宋以后,而操管摛文,动作奇字,则生今反古,是曰乱常。至于读古人之书,则当先通古人之字,庶明其文句而义理可以渐求”[43]。以《易经》的研究为例,“自王弼《易》行,汉学遂绝。宋元儒者,类以意见揣测,去古寖远。中间言象数者又歧为图书之说,其书愈衍愈繁,而未必皆四圣之本旨。”[44]清代汉学兴起之后,以惠栋为首的汉学家“乃追考汉儒《易》学”,“采辑遗闻,钩稽考证,使学者得略见汉儒之门径”[45],为追索圣人本旨提供了便利条件。《总目》即在有关书籍的提要中,盛赞惠栋等学者“能一一原本汉儒,推阐考证,虽掇拾散佚,未能备睹专门授受之全,要其引据古义,具有根柢,视空谈说经者,则相去远矣”[46]。《总目》对汉学的尊崇,还突出地反映在书籍的别择去取上,即“谢彼虚谈,敦兹实学”,“所录者率以考证精核,辨论明确为主。”[47]如关于《诗经》的著作,唐代以前古文《毛诗》一家独传,宋以后则异说纷起,大抵汉、宋两家相互攻驳,争论不已。《总目》认为,《诗经》研究所涉及的“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因而所采辑的著述,大都以“尊汉学者居多”[48]。又如有关群经解义之作,《总目》评论说:“先儒授受,大抵专治一经。其兼通诸经,各有论说者,郑康成以下旷代数人耳。宋以后著作渐夥,明以来撰述弥众。非后人学问远过前修,精研之则见难,涉猎之则见易。求实据则议论少,务空谈则卷轴富也。”[49]故“今所甄录,征实者多,不欲以浮谈无根启天下之捷径也”[50]。

    但是,《总目》编纂者毕竟是处在文化成熟时期的一代知识精英,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汉宋之争的藩篱,而以一种比较雍容大度的平和心态来对待这一学术公案。《总目》清醒地看到,汉学和宋学之间的相互攻驳,除思想方法的差异之外,还缘于门户意气之争。所谓“攻汉学者意不尽在于经义,务胜汉儒而已;伸汉学者意亦不尽在于经义,愤宋儒之诋汉儒而已。各挟一不相下之心,而又济以不平之气,激而过当,亦其势然欤”[51]。如果不持门户之见,应当说,汉学、宋学是各有其长处的。《总目》明确指出:“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因此,《总目》十分强调“消融门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