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背景资料:朝鲜半岛停战
朝鲜战场汽车兵:每一车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日本人书中的朝鲜战争:
1948年南朝鲜被残酷镇压
朝鲜战争后:留在中国的
蒋介石三度打算出兵朝鲜
沈志华: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新热门    
 
清代朝鲜使团贸易制度述略

时间:2007-3-10 9:03:47  来源:不详
窠,“正官”分“堂上”“堂下”两种,其窠数定额不同:“大使行随去堂上译官则三千两,堂下则二千两。二千两为一八包矣。”[⑨]如一个朝鲜使团携带40个“八包”窠,则其总价值达八万两银子以上。乾隆初年,朝鲜每个赴清使团包括“皇历及无时赍咨官”,均携带大量白银,“动逾十万”,于是“一岁渡江之银,几至五六十万。”[⑩]

除白银外,朝鲜规定也可以用土产货物代充包银,多为烟草、皮革、纸张、布匹、海产品、药材、手工艺品等。

“八包”贸易盛行于康熙朝。朝鲜大做中国、日本的中间商,完整的一个贸易流程是,朝鲜商户大量收购本国土产人参,卖给在釜山的日本商人,换取银两,然后买得“八包”的贸易权,跟随赴清使团,沿途大量收购绸缎、“白丝”、日用品等物资,运回国后,或转售日本商人,或在本国消费,可牟巨利。

 

(二)用银制度

由于朝鲜本国缺乏白银,朝鲜本国内部向不使用白银,白银只用于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活跃时,朝鲜白银经常捉襟见肘。而使团贸易的目的之一又是为了取得使团的公用经费。因此白银的携带和使用,成为朝鲜朝贡使团贸易制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1、朝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