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愤悱·讲画·变力——对外反应与中国近代化

时间:2007-3-10 10:32:46  来源:不详
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海国图志·筹海篇》。)耳目属于感官,是感性认识的来源;心思属于大脑功能,认识进入较高层次即转化为理性。运用自然能源而达到“夺造化,通神明”的境界,这就绝非仅靠灵巧的手脚所能奏效,所以必须“竭耳目心思之力”来制造器械(包括制造器械的机器)。把“耳目心思之力”与“风气日开,智慧日出”联接在一起,这就已经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理论问题。

  比魏源稍后的冯桂芬,继承并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他的《校邠庐抗议》一书中,除“制洋器议”而外还有“采西学议”以至“变科举议”、“改会试议”诸篇,这就把“师夷长技”扩大到引进西学更为广阔的范围。冯桂芬的“千古名论”(阔普通武语)是:“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校邠庐抗议·收贫民议》。)这里所说的法显然是泛义的,绝非只限于器法。因为他还曾指出:“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不符不如夷”。(《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四不如”兼包技器,体制、心性三方面的革新愿望,且为30多年以后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所沿用。

  推动洋务潮流的先驱者之一郭嵩焘,也是沿着从愤悱到讲画的路线前进。他总结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经验教训,认为单纯靠义愤与空言无补于艰危:“洋人之入中国,为患已深,夫岂虚■之议论,嚣张之意气所能攘而斥之者?但幸多得一二通知其情伪,谙习其利病,即多一应变之术。”郭嵩焘从总体上来说并未超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但他比同时人高明之处在于认识到西学本身也有本有末,并非尽皆为末。其《条议海防事宜》即曾明确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贸。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把“造船制器”看作“末之一节”,把西方朝廷政教看作“立国之本”,这种认识当然是已经从器物文明层次进入制度乃至心性文明层次。循着这种思路前进,必将导致对于“中体西用”的否定,其后裘作桴把“中体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