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珍贵旧照再现甲午悲歌[
甲午战争:中国也输在外
甲午战争时竟然有中国民
甲午一战使日本鄙视中国
钩沉:方伯谦甲午海战临
日本 董狐 笔下的甲午战
甲午前中国外债抵押问题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
甲午战后台湾内渡官绅与
唐景崧与甲午战争
最新热门    
 
甲午黄海战役的结局及其在近代海战史上的意义

时间:2007-3-10 10:34:23  来源:不详
日本之畏定、镇两船甚于虎豹,故恒远至六里之外以避重弹,而其所欲得而甘心者,亦惟定、镇二船。”(《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为此特建造“松岛”号、“桥立”号和“平岛”号以对付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在这情况下,日本自认为,“日本海军不仅没有战胜清国舰队的把握,而且还对它怀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出版社,页19—20。)在双方力量各有优势的条件下,战争指挥者的战略决策对战争胜负就具有决定的意义。日本之所以取胜,确实带有侵略者的冒险性,但也是战略进攻的胜利。日本在对双方力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制定了进攻战略为指导的作战计划,“舰队则引诱清国舰队出来,将其击毁,夺取制海权。”(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出版社,页19—20。)应当说,日本海军取得胜利是相当冒险的。日本事先已做好了海军失利的对策。假如李鸿章当时把控制海权的战略思想加以高度重视,并且敢于用与日舰决战于黄海的方针,那么,局面可能是另一种。所以日人曾指出:“海军政略之要,在于能否取攻势运动。清军舰队在作战伊始,就未能采取攻势运动,而采取绝对的守势运动,此乃清国之失算。”(川崎玉郎,《日清战史》第7编(上)第1章,页19。)

  

二、甲午海战中敌我双方的装甲与炮火 

甲午海战中,清政府投入的舰船共有每艘七千多吨的装甲舰2艘(定远、镇远)、每艘近三千吨的装甲巡洋舰2艘、二千吨级巡洋舰4艘,千吨级巡洋舰5艘、炮舰2艘、鱼雷艇21艘。参战初,军舰为十艘。其中装甲舰4艘、半装甲1艘、非装甲5艘。装甲为定远。镇远、来远、经远,非装甲为超勇、扬威、广甲、广丙,半装甲为广乙和济远。速力一般在15节,大炮总数173门,其中:三十公分以上口径重炮8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