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时间:2007-3-10 10:51:35  来源:不详
定章若弁髦,自司道府以下,罔不惟督抚之命是听。1881年3月(光绪七年二月),给事中张观准的奏折,痛陈了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

    “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原以时局多艰,不得不稍通权变。今海宇×安亦有年矣,乃各省疆吏积渐成故,各存意见,或专擅利柄,或徇庇私人,浸浸乎视定章若弁髦;而部臣亦玩kài@①因循,巧于避嫌,工于卸过。近年以来,疆臣建议,每每立见施行。间有廷臣条奏饬部核定之件,部臣每以情形难于遥度,仍请交督抚酌议,而督抚则积习相沿,动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虽有良法美意,格而不行,内外相蒙,亦何怪国计之日绌也。”(注:《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铅字排印本,第1册,第1048页。)

    奏折说的是“各省督抚”专擅情况,但揆之以军功起家而代所赓续的东南五省,其包揽用人、行政、财税,日见坐大、藐视定章之状,当较各省有过之无不及(注:关于督抚专擅的由来及其“上分中央的权力,下专一方的大政”,罗尔纲先生所著《湘军兵志》第十三章专设“督抚专政的形成”一节,可以参看。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7-228页。此外,杨国强著《百年嬗蜕》一书中《军功官僚的崛起和轻重之势的消长》篇,对此有精到论析。见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121页。)。更有甚者,竟发展到与朝廷意旨相诘抗而独行其是,1900年由两江总督刘坤一策动的“东南互保”即是明显例证。这一长期来被史家认定是“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产物”,如从晚清中央和地方军功集团权力消长的角度看,不就是到世纪之交时,东南督抚专擅已经松动了传统的权力结构体制了吗?

    迨至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期,一方面是东南各省要求参政议政的“地方自治”如火如荼,他们中的头面人物如江苏的张謇、雷奋、杨廷栋、孟昭常,浙江的陈黻宸、诸辅成、余镜清,江西的刘景烈、汪龙光、闵沪生,安徽的潘祖光、高炳麟、陶róng@②,福建的刘崇佑、林长民等,纷纷进入省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注:名单录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1969年版,第63页。);另一方面是东南地方督抚利用《谘议局章程》赋予的监督、复议等权力,既对谘议局的运作加以限制,又与那些不被传统权力体制所容纳的地方*精英交相结纳,力图控制地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