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郝秉键晚明清初江南 打
最新热门    
 
郝秉键晚明清初江南 打行 研究(之一)

时间:2007-3-10 10:51:47  来源:不详
。如南京城,辐辏四海,水陆交通异常发达(注:顾启元:《客座赘语》卷二《南京水陆诸路》;卷一《风俗》。),大中桥、三山街、斗门桥、中正街一带,百货聚焉,“市魁驵侩,千百嘈@⑤其中。”(注:顾启元:《客座赘语》卷二《南京水陆诸路》;卷一《风俗》。)苏州“众艘聚焉,转输村镇,旋及旁邑,莫不赖之。”(注:嘉靖《吴邑志》卷十四《物货》。)杭州香市期间,远近商贾香客蜂拥而至,“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凡四阅月方罢。”(注:张岱:《陶庵梦忆》卷七《西湖香市》。)松江隆庆以后,游船渐增,而夏秋间泛集龙潭,颇与虎丘河争盛矣。松人用以设酒者,无虚日。(注: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纪风俗》。)在这种人稠物盛的环境中,打行不仅易于找到勒诈打劫的对象,而且易于觅得雇主,更重要的是易于藏身。无锡城北门之外,群商聚集,流氓充塞其间(注:万历《无锡县志》卷四《风俗》。)。周忱云:“天下之民,常怀土而重迁;苏松之民,则尝轻其乡,而乐于转徙。天下之民出其乡,则无所容其身;苏松之民出其乡,则足以售其巧。”(注:《明经世文编》卷二二,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这里所谓“售其巧”,既指苏松之民可以在市镇从事正当职业,如改业工商或充当雇工,又指在城市可以做“浮食游民”。正因为如此,所以“苏松之逃民,其始也皆因艰窘不得已逋逃;及其后也,见流寓者胜于土著,故相煽成风,接踵而去,不复再怀乡土。”(注:《明经世文编》卷二二,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或许正是因为得以“售其巧”,所以江南流民最差的归宿是充当流氓,而北方流民由于没有发达的城镇将其吸纳,不得“售其巧”,最终走上了造反之路。

    3、社会结构的活化。与市镇经济发展相对应,明中叶以后, 江南社会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从职业结构而言,不仅出现了“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的迁业态势,而且出现了士与商、士与工相混的职业错动融合趋势(注:有关江南绅士业商业工的记载很多,如黄省曾《吴风录》云:“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于慎行《谷山笔尘》卷四《相鉴》云:“吴人以织作为业,即士大夫多以纺织求利。”);从居民结构而言,各市镇流入大量移民,这些移民既包括去农而改业工商者,也包括失业离乡的流民,还包括外地流寓商人。如南京城,“百物皆仰给于贸居,而诸凡出利之孔,拱手以授外土之客居者。如典当铺,在正德前皆本京人开,今与绸缎铺、盐店皆为外郡外省富民所据矣。”(注:顾启元:《客座赘语》卷二《民利》。)从阶级结构而言,在商品经济的牵引下,财产转移迅速,各社会阶层“起落不常”,“每见贸易之家,发迹未几,倾覆随之,指房屋以偿逋,挈妻孥而远遁者,比比是也。”(注:顾启元:《客座赘语》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