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历史上真实的女儿国:女
揭秘三国:“蒋干盗书”
改革前的中国:毛泽东时
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全
空谈误国:唐生智高调守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称霸东欧的蒙古帝国:金
晚清成毒国:1909年中国
亡国:北宋晚期的一次“
最新热门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

时间:2007-3-10 10:52:06  来源:不详
    关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迄今为止,在学术界中仍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不同的看法,直接关系到社会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同时也关系到本文后面问题的探讨,因此,首先想谈谈这个问题。

    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社会史的研究几乎与西方是同步的。早在20世纪初年,章太炎等人就开始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对中国人种的由来、氏族的结构、民族的形成和民俗特点等问题作了研究”(注:参见胡逢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历史研究》 1985年第5期。)。随后,中国的一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各自对社会史的认识,对中国历代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出版了不少冠以“社会史”书名的学术成果。如熊得山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上海昆仑书店1929年出版)、易君左的《中国社会史》(世界书局1934年出版)、陶希圣的《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海南强书局1929年出版)、邓初民的《中国社会史教程》(桂林文化供应社1942年出版)、姜蕴刚的《中国古代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等。但纵观中国学术界早期对社会史的研究,虽然其学术成果直接冠以“社会史”之名,但从其论述的内容来看,他们并未认识到应把社会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学科来研究,因而也未能从理论上对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加以必要的讨论。

    中国学术界从学科的角度,对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是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复兴而开展的。较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乔志强、冯尔康等人。1986年8月, 乔志强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社会史研究对象和方法》一文;1987年初,冯尔康在《历史研究》发表了《开展社会史研究》一文。乔、冯两文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发表了各自关于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看法。在此影响下,学术界就社会史学科的建设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索。据有人统计,近10年来,中国学术界就学科建设而发表的文章至少有60篇,此外尚有20余篇会议综述也多少涉及了这一问题。(注: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在学人们的探讨中, 有关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大体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