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白介夫:被逼出来的北京
米夫:上世纪三十年代王
汉人也有一妻多夫:揭秘
[俄]B.C.米亚斯尼科夫
铃木智夫清末江浙地区的
戈尔巴乔夫我与邓小平的
苏联老兵伊万诺夫这是我
伊德里斯·卡里耶夫希望
最新热门    
 
郑也夫西学东渐与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时间:2007-3-10 10:52:33  来源:不详
体。洋务派成员多是执政官僚,这口号对于他们是一种政策。在*主张上掌权的人与在野的人往往有保守与激进之分。一方面,这是因为掌权的人蔽于事务,眼界无在野的人开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掌权的人总要考虑现实性、可行性,总要平衡各派力量,总想赢得朝内多数人拥护。很多研究家指出,一些公认的洋务派人物思想上也是希望多一些“西体”的。例如郭嵩焘,认为官办企业办不好,“不如使商人自制之情得而理顺也”,赞同英国议会制,批评“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甚至李鸿章早已认清了“此乃三千余年之大变局也。”也明白:“商务应由商任之,不能由宦任之”,但事关“国计民生,需要官为扶持并酌借农帑以助商力之不足”。如果考虑到中国官场中一贯谨言慎行、看风使舵、高度重视策略性的积习,可以认为,一些洋务派人士的真实思想未必与早期改良主义者有很大的距离。“中体西用”是一个混合物,既含有他们的基本思想,也包含策略、可行性考虑,等等。而改良主义者多是在野、或不居要职的人物。这两批人的视野是不尽相同的。前者看官场小天地多,后者能更多地看到中西交锋后的历史趋势。即使前者中的一些人拥有后者的思想,但他们从官场时宜考虑,毕竟仍在坚持“中体西用”。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自强运动来得太慢,甲午中日战争终于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也正是从这一失败中人们更清醒地看到了方向,更敢于畅言改良,把思想解放冲破“中体西用”的蕃篱。这场争论给予后人的重要启示是:改革的深厚力量在民间。郑观应、王韬都不是朝内高官。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参加戊戍变法前更属位卑的小人物。不管官僚个人的真实思想如何,在现实*中他们难免不是保守的。何况除了策略上可行性的考虑,制度的改革也毕竟在否定他们的既得利益。

  不管“体与用”的争论怎样,随着与西学接触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到了坚船利炮后面,既是一个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又是一个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整体。对于前者,郭嵩焘早就指出了“现在的夷狄和从前的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对于后者,连张之洞在维新运动后也改提“整顿中法”、“采用西法”,以中西并列的关系代替“体用”的主从关系。实际上“几千年历史”和“文化整体结构”也是不可分隔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四、新型知识和新型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