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美)许文雄 (译)李祖基十八——十九世纪的台湾社区组织

时间:2007-3-10 10:52:47  来源:不详
  屏东地区客家六堆可以作为一个好例子说明义民组织的情况。该组织建立于1721年,在1732年吴福生起义期间制度化。当时约13,000名客家人组成六个“堆”,围剿起义队伍(《台案汇录巳集》,页44-45、47。)。直到1895年,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其组织形式基本保持不变。在日本殖民统治50年中,该组织也未消亡。直到今天,它仍然作为一个跨区域的非军事性组织存在着。

  六堆是根据战争需要与有关社区的地理分布组织的。(表1和图1,图略——译者)其成员从大小客家乡村中选出。大约50个组成一“旗”,几个“旗”(通常是六个“旗”)组成一个堆。每堆置一总理,六堆的大总理通常是有功名的人。这些首领严格执行命令,在战斗中尤其如此。赖熊飞是一名武举人,1805年他率领客家人与起义者作战。战斗中擅自退却者即被他处死。每个参加的乡村都负责本村兵员的给养,通常是大租户出20%,小租户出50%,佃农出30%(《台南县志》(大坂:1899年),页23—27: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上卷,页424—425;《南部台湾志》,村上玉吉编(台南:台南州世荣会1934年),页23—24;安倍明义《台湾地名研究》(台北:蕃语研究会,1948年),页264—265:张琴龙《客人在南台湾,六堆史话》。Chung-yuan13(苗栗,1955年)13;14(1955年)13;钟壬寿编《六堆客家乡土志》(屏东内埔:常青出版社,1973年),全书。)。该组织拥有大炮,其中4门是从起义军手中缴获的,其余大炮则是从大陆私运去的(《大清历朝实录》,高宗实录1486,2a一b;《重修风山县志》,页256;《凤山县采访册》,页433—434。)。(附图)

  “帮派意识”极大地增强了客家六堆的“铁桶般的团结”,而婚姻关系的延伸则进一步加强了“帮派意识”。六堆组织极为严密,甚至县府官员也难以插手其事务。组织首领无须告知地方当局,自行解决居民间的争端,处罚过失者(翟灏《台阳笔记》,台湾文献丛刊第20种(1958年),页3;《台湾南部碑文集成》,页705。)。曾有一度海丰(在屏东)一带盗牛、抢劫、绑票猖獗,居民不堪其扰。该组织的一位副总理乃贴出告示,警告作恶的后果。他在训令中还宣称要派出一支武装逮捕敲诈勒索以及冒犯贡生的人(《台湾公私藏古文书汇编》,第六集第1件。)。该组织还提倡教育,成立科举,会为有前途的客家子弟的学习以及前往福州参加乡试提供经费(《台湾土地惯行一斑》(台北:1905年)卷3,页40:平山勋编《台湾社会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