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美)许文雄 (译)李祖基十八——十九世纪的台湾社区组织

时间:2007-3-10 10:52:47  来源:不详
大学》,后来却变成积习难改的*棍,最后沦为乞丐(徐宗干:《斯未信斋文编》,台湾文献丛刊第87种(1960年),页116。)。此外,*还常常导致口角和斗殴,有时还进而发展成结伙斗殴。

  *徒中有许多游民。18世纪中叶,游民成为该岛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恶化,游民进一步增加,官府无能,听任他们四处流浪。许多人也就这样悄悄地死去.1747年,人们发现许多游民死于沟渠,便在台南设立了一个普济堂(1826年在澎湖和1873年在凤山还再建了2座普济堂,见《续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21种(1962年)页111—112;六十七编《使署闻情》,台湾文献丛刊第122种(1961年)页130;并参见杵渊义房:《台湾社会事业史》(台北:德友会,1940年),页56—60。)。然而,对于那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无家可归的人,社会仍未能提供什么制度性的援助。于是,游民便常以敲诈勒索和抢劫为生,而且他们还逐渐形成一种令兵弁都退避三舍的社会势力(刘家谋《海音诗》,页29—30;朱景英《海东札记》,页29—30;《噶玛兰厅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60种(1963年),页411;丁绍仪《东瀛识略》,台湾文献丛刊第2种(1957年),页33;唐赞衮《台■见闻录》,台湾文献丛刊第30种(1958年),页148;《台湾南部碑文集成》,黄典权编纂,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1966年)页398—399。)。他们加入秘密会社,参与民众起义和械斗,在1795年鹿港陈周全起义时,游民向官兵投掷砖头和泥块,狂呼乱叫,以致地方官员误以为起义者人数超过官兵(《彰化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1962年),页377。)。游民喜欢社会动乱,以便趁火打劫,从中取利。发生械斗时,他们就乐于受雇充当打手(《台案汇录巳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1964年),页246;《台湾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第55种(1958年),页36。)。尽管如此,认真对付游民问题的政府官员却寥寥无几。许尚起义之后,官府于1825年指示各庄总理,对所有在寺庙周围游荡的陌生人都必须向上汇报(《道咸同光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28种,(1971年),页1—2。)。1838年,台湾道姚莹征募游民为乡勇,并分发他们到海滨和山坡去垦地。据记载,从八月到十月有8,000多游民在嘉义和彰化地区定居,到次年,人数增加到40,000名(姚莹《中复堂选集》,台湾文献丛刊第83种(1970年),页39—41;徐宗干《斯未信斋文编》,页41—42。),尽管政府已采取上述积极措施,但是,直到19世纪末,游民仍继续存在,并且一直威胁着社会的安定(至于日本占领台湾前夕游民的骚动:参见兰厚理“台湾的抗日运动:1895年县花-显的民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