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论义和团运动起源的三个阶段

时间:2007-3-10 10:59:35  来源:不详
根据山东大学历史系的调查,早在甲午战后,大刀会在茌平、长清、齐河等县就有传播。茌平县胡屯乡的薛安庆老人说,1894年那里就有了大刀会,是从西南方向传来的[19]。长清、齐河的一些老人则说是在光绪二十一、二年(1895-1896)就有了大刀会[19]。这里与阳谷、范县等大刀会较早传布的地区紧密相连,受到大刀会传播的波及,是十分自然的。

但我们也注意到另外的情况:一是人们对这些组织的称呼很不统一,有的称之为“大刀会”,有的称之为“神拳”,还有少数人称之为“义和拳”;三种称谓在时间上似乎有递进的关系,即先叫“大刀会”,后叫“神拳”,再后叫“义和拳”。二是这些组织虽有“大刀会”、“金钟罩”之名,但与曹州的大刀会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喝符念咒、“刀枪不入”之外,又增加了降神附体的内容。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茌平县志》的一段记载:“义和拳之滥觞,始名金钟罩,盖洋枪肇兴,为匪者以为利器,以曹属为甚,民莫能御,而能左道邪术者即名金钟罩,……因思外洋所恃者枪炮,必有避枪炮之术乃能御之,而金钟罩神拳之说兴矣。”[25]这段记载不仅明确告诉我们,当地义和拳组织开始时叫金钟罩(大刀会),是从曹州府传播来的,而且还明确告诉我们,在金钟罩流行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叫做“金钟罩神拳”的组织。准此,则通常所说的“神拳”,其实是“金钟罩神拳”的简称。虽然“金钟罩神拳”的记载只此一处,但其可靠性却是很大的。《茌平县志》出版于1935年,是官修志书,修志者们对义和团运动是亲历亲闻,时间较近,不易搞错。

神拳带有大刀会的明显痕迹,如吃符、念咒,宣称刀枪不入等。咒语的形式也极为相似。如大刀会的咒语中有“十万神兵、十万鬼兵、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全下界,急奉太上老君敕令,闭目合十遍天空”[26]等语。这在神拳那里变成了“定神法”:“我有十万神兵,十万鬼兵,遇山山倒,遇地地崩,遇树两截,无奈(吾乃)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19]大刀会咒语有:“法官请到符神位,铁宗神灶保护身,弥陀训字镇三道,铁盔铁甲穿铁衣。”[27]“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铁甲护金身。”[16]神拳则有:“稽首北方洞门开,洞中请出铁佛来,铁神铁庙铁链(莲)台,铁人铁眼铁鼻腮,天地漩涡日月照,止住枪炮不能来。”[19]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