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07-3-10 11:01:11  来源:不详
密结社“反清复明”〔1〕的意思,1900 年春夏运动形成高潮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失败后则打出“扫清灭洋”的旗帜。可以说,“灭洋”是义和团的基本口号和目的,是义和团排外思想的集中反映。“灭洋”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对洋人、洋教、洋货以及一切与“洋”字有关的人和事物的一概杀灭和毁坏。

应当说,义和团的“灭洋”排外,首先是广大群众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之时,受抵御外侮的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而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的反抗,其中包含了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维护切身利益的经济因素,有其正义的一面。关于这一点,本文不作详细阐述。

然而也应看到,义和团的“灭洋”排外又是笼统的,他们不加区别地逐杀一切洋人、洋教及与“洋”有关的人员,毁坏一切洋货,带有严重的盲目排外倾向。这种严重的盲目排外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背景,一定程度上是在空前的民族危机和传统文化日益呈现危机的历史背景下,异质的中西文化冲突的结果,是在外来侵略势力加剧下本民族文化心理得到尤为突出的表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的包罗万象的丰富的文化体系。敬天崇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项根本内容,与西方基督教所宣扬的“原罪观”有着难以弥和的矛盾,而中国社会的泛宗教性、泛神论也与基督教严格的一神论存在着质的差异。这两种文化,就内容而言,有一种内在的排斥作用。但从总体上说,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机制,在历史上它是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而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的。它并不完全排斥外来文化。事实上,无论是二世纪传入中国的佛教,还是唐朝时就已在中国有所发展的早期基督教——景抑教,或是十三世纪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甚至是十六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的天主教,都能在中国社会得到一定的发展,甚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近代的基督教文化,则仰仗着帝国主义的武力以实现其“基督征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