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当下社会 重读老子的意
老子哲学源流(上)
老子哲学源流(下)
老子讲故事
重读老子的当下意义:处
老子与易经
老子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
老子的为人类服务理论
老子的阴柔理论
老子的顺其自然理论
最新热门    
 
老子哲学源流(中)

时间:2010-8-10 11:43:13  来源:不详

一、郭店《老子乙》“清静”的社会内涵  

什么是“清静”?“清静”是两个词。“清”,廉洁,不贪求。《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王逸注:“不求曰清。”《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西门豹为鄴令,清剋洁慤,秋毫之端无私利也。”“静”,《增韵·劲韵》:“静,澹也。”又《静韵》:“静,无为也。”《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五代)齐己《荆门寄沈彬》诗云:“道有静君堪托迹,诗无贤子拟传谁。”所谓“静者”,指得道而恬静无为的人;所谓“静君”,指屏除尘念、超然恬静的人。郭店《老子乙》第15简“燥胜凔,清胜热,清静为天下定”(燥热能克服寒冷,清凉能克服暑热,清廉恬淡能克服贪欲使天下安定),用取譬的方法,强调了“清静”的社会作用,表明了春秋道家的政治主张。

“清静”(清廉恬淡)是一种作人和治人的原则,也是为道者以“道”治国的最高境界。为政者若能自甘淡泊,清静(清廉恬淡)自守,便可治理好一县、一郡、一国(诸侯国)乃至天下。郭店《老子乙》第14至15简“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紧接“清静为天下定”,“善建”、“善保”承前省略宾语(“清静”这一原则)。意思是:善于建立清静这一原则的,不可动摇;善于保持清静这一原则的,不会脱落。如果善于建立、善于保持清静这一原则,“子孙以其祭祀不屯”。如果运用这一原则,“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子孙以其祭祀不屯”,《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说文》:“祀,祭无已也。”(清)张文虎《舒艺室随笔》:“祭无已,语简未达。定公八年《公羊传》解诂云:‘言祀者无已,长久之辞。’疏云:‘见其相嗣不已,长久常然。’此盖汉儒相传之训,谓子孙世祀不绝也。”“屯”,困屯,艰难。《广韵·諄韵》:“屯,难也。”意思是说只要能善于建立和保持清静(清廉恬淡)这一原则,可以子孙世祀相继而不困屯。“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实行。《国语·晉语五》:“晉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韦昭注:“修,行也。”“真”,《字汇·目部》:“真,淳也。”“长”,借为“张”,张扬。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长,假借为张。”“丰”,《周易·丰·彖》:“丰,大也。”意为扩大。“溥”,《玉篇·水部》:“溥,遍也,普也。”意思是说个人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更加纯真;一家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更加丰足有馀;一乡实行清静这一原则,其德于是更加得到张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