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河南鹿邑公祭道家创始人
越调《老子》获国家十大
周口:越调历史剧《老子
鹿邑纪念老子诞辰2583周
鹿邑办盛大典礼公祭老子
西安举行壬辰年公祭老子
“老子故里”鹿邑县荣获
国家旅游局领导到鹿邑老
老子故里鹿邑县积极打造
甘肃临洮举行公祭大典纪
最新热门    
 
国家公祭后重温老子的战争与和平观

时间:2014-12-24 12:19:18  来源:不详
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社会动荡,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甚至还有诸侯国向周王室兴师。这里实际告诫的对象是“人主”,但却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未直接说“人主”,却拐了个弯称“佐人主者”,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回避的表达方式。注意到这里使用“人主”来称呼最高统治者,既不称“民主”,也不称“君主”,而称“人主”,是因为“主”与“民”之间还隔着一层“人”。在当时的称谓中,民,普通百姓,草民;人,食禄阶层,是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的阶层;“君”是由“君子”变化出来的,是人君。“其事好还”的“还”同“旋”,回旋、周旋之意。“其事好还”言为己方留有回旋的空间。一旦诉诸武力,一旦发动战争,想全身而退,难!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只是农耕社会战争带来的危害,现代战争的破坏作用更大:二战结束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不仅仅是震慑,更大的问题是制造灾难,恢复重建,疗治创伤谈何容易!明道的“人主”不轻易诉诸武力,这样才有回旋余地。这是相当科学的总结和判断。
  “不敢以取强”,取强,选择强势。什么叫强势?赶尽杀绝,这就是强势;这样做太甚,所以“不敢”为之。
  为什么“果而不得已”要“果而勿强”呢?因为强战必将损兵折将,必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因为强战必将有更大的杀戮和牺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凡战争,双方都要损兵折将,不可能保全。

  二、兵者不祥之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释文:正因为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按道的标准衡量有人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以左侧为尊位,战争时以右侧为尊位。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使用的东西。不得已用它时,不热衷是高明的态度,战胜了也不以为它是美事,如果把它当作美事炫耀是以杀人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人,是不能让他在天下得志的。吉利事以左边为尊位,凶丧事以右边为尊位;副将排序在左边,主将排序在右边——说的就是按办理丧事的礼节对待战争。杀人众多,要以悲痛的心情面对它;战胜了,要按办丧事的礼节处理它。(第三十一章)
  老子提出,发动战争不祥,不能让热衷于战争的人得志,要以悲哀的态度对待战争。
  老子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来证明“兵者不祥之器”。应该说,从“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的礼节看,老子代表的是当时有识之士的一种主流战争观,从“兵者不祥之器”的认知和“以丧礼处之”态度看,当时人们已经把战争看成凶事。但当时的一些统治者却常常违背这个认知,屡屡发动战争。
  老子反对诉诸武力,反对战争。他提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一再暗示统治者“不要轻易发动战争。老子强调,战争应该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手段,即使使用了这个手段,也要“恬淡为上”,适可而止。恬淡,安静而淡然,不在意,不热衷,不刻意花更多力气,不在上面下功夫,不无休无止。恬淡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
  老子坚决反对“乐杀人”,告诫人们不能让乐杀人者在天下得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