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析唐初“文学馆”现象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
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
“中外融通”与我国世界
浅析拉萨“噶玛贡桑”地
浅析中国近代文化史
浅析汉代诸赋与军费
浅析蒋介石的西北战略观
浅析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
最新热门    
 
浅析中外记者对红军长征真相宣传报道史料札记

时间:2009-7-24 13:41:31  来源:不详
不在斗争中。不过,对实际问题有解决办法者,终归是最后胜利者。” 
   范长江追逐长征中的红军跟踪采访,他的通讯真实生动,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备受读者重视。这些报道,如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经过和英雄事迹,分析了红军的动向和未来的前景,向全国读者披露了许多关于红军长征的真实信息。1936年8月,《大公报》将范长江此次西北之行的通讯结集成册,定名为《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并空前热销,几个月内连出七版,一时脍炙人口。 
   
   埃德加·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险阻,悄然踏上陕北之路,成为第一位进入陕北苏区采访的外国记者。 
   在陕北苏区,斯诺对上至中共领袖与红军将领,下到普通红军指战员,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斯诺在保安采访期间,毛泽东几乎每天都同他会面,谈话的次数非常频繁,所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据斯诺所著《毛施会见记》记载:7月15日,毛泽东和他一次谈话,主要谈外交问题;7月16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7月18日,谈内政问题;7月19日,继续谈内政问题;7月23日,谈特殊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与第三国际及苏联的关系);9月23日,论联合战线;9月底至10月初,谈个人生平和红军的长征史。长征作为他们谈话的最后一项内容,直到斯诺于10月12日离开保安时才结束。在这些谈话中,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叙述了近10年间中国红军的发展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经过,详细介绍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以及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突破天险腊子口的红军战士的英雄故事。毛泽东还亲笔抄写他的诗作《七律·长征》赠送斯诺,使斯诺深受感动。通过实地采访,斯诺发现,国民党有关苏区和红军的宣传和报道,是在对全世界撒下弥天大谎,完全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1936年10月下旬,斯诺结束了在陕北苏区为期4个月之久的采访,带着十几本日记、笔记及30个胶卷回到北平,决心把“这些日子所看到的、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开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在夫人海伦·斯诺的积极支持协助下,他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写作之中,并极其神速地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国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报刊,首先发表了毛泽东访问记和有关红区各方面状况的一篇篇特写报道,很快轰动了中国的知识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致使南京政府当局惊恐不安。与此同时,斯诺还将发往英、美《每日先驱报》、《太阳报》等报刊的电讯报道原文也一并及时提供给中国友人王福时。
   1937年3月,由王福时与郭达、李放等共同编译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首先在北平秘密出版发行,初版印行的5000册很快销售一空,随后,陕西、上海等地均有不同名称的翻印本流传。该书编印于西安事变爆发后和全面抗战爆发前的重要时刻,是《红星照耀中国》的雏形本,比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早6个月,比中文版《西行漫记》早10个月。该书选用斯诺在陕北拍摄的34幅照片,发表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10首红军歌曲,记录下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斗生活,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乐观与自信。书后附录黑红两色套印的红军长征路线图,封三刊登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书中收录了斯诺在北平的一次演讲稿《红党与西北》,盛赞红军长征是“在军事历史上成就了一个奇迹。当年汉尼拔率军横越阿尔卑斯山,与这个长征比较起来,也不过如同星期日的旅行罢了”。还包含书中的附录,是一篇化名“廉臣”(即陈云)的文章“随军西行见闻录”。文中作者假托一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之口。详细生动地记述了红军从江西出发,行至西康、四川交界的天全、芦山期间的传奇经历,勾画了一幅幅红军翻山过河、英勇作战的感人场景。 

   1937年10月,斯诺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4月该书中译本《西行漫记》出版,立即受到世界各地的注意。斯诺在书中用整章篇幅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由福建、江西经两广、湖南,到达贵州,佯攻云南府,巧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