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析唐初“文学馆”现象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
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
“中外融通”与我国世界
浅析拉萨“噶玛贡桑”地
浅析中国近代文化史
浅析汉代诸赋与军费
浅析蒋介石的西北战略观
浅析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
最新热门    
 
浅析中外记者对红军长征真相宣传报道史料札记

时间:2009-7-24 13:41:31  来源:不详
佼平渡,进入四川,攻打安顺场,抢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会师,几乎完整地写出了长征的全部行军路线图。斯诺写道:“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有很多辩论的余地!),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他对长征中的红军战士进行了热情讴歌:“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斯诺详尽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坚定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壮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形象,使国民党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对共产党歪曲、丑化的谣言攻势顷刻瓦解,给生活在国统区和敌占区的中国同胞以及法西斯阴影笼罩下的人们带来了信心、希望和力量。尤为可贵的是,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还向世界报道了毛泽东本人对长征胜利原因的评价。毛泽东对斯诺说:“红军的胜利行军,胜利到达甘、陕,而其有生力量依然完整无损,这首先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由于苏维埃人民的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耐劳和革命热情。” 

   海伦·斯诺:第一位全面揭示红色中国内幕的外国女记者 

   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任妻子。她于1937年春夏访问延安,得以系统采访红军长征当事人,详细报道红军将领的传奇经历,揭示红色中国内幕。 
   1937年5月初,海伦历尽艰险到达延安。在历时4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中,海伦以惊人的毅力访问了斯诺1936年已经结识和尚未结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指挥员,收集了斯诺在保安未及采访到的红军领导人的情况,其中包括朱德本人以及斯诺离开苏区后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的红二、四方面军的指挥员贺龙、徐向前等人。她采访了不下65位有名有姓的人物,还为其中的34人写了小传,她提出的数以千计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得到了圆满的答复。毛泽东在延安曾多次接受海伦采访,红军10年发展史是他们谈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向海伦从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谈到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央苏区,粉碎五次围剿,经过长征,到达陕北。 
   海伦在延安近距离接触了不少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女战士,如蔡畅、李坚真、博古的妻子刘群先、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朱德的妻子康克、张闻天的妻子刘英、叶剑英的妻子危拱之、杨尚昆的妻子李伯钊等。对她们的革命倾向、自主意识和人情味有了深入而具体的了解,对于她们在红区的地位深感欣慰。海伦的报道用铁的事实打破了长征以来“共妻”的诬蔑,她写道:“中国革命非常重视妇女,这和中世纪的骑士气概毫不相干,而是因为妇女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自己赢得了在红星下的合法地位。她们即使称不上是中国革命的‘骄子’,至少也是平等的一员。” 
   在延安采访期间,海伦还对红军长征中的损失人数作了详细的调查。她在报道中指出:“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损失是惊人的……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的第一和第三军团去陕西,到达时只剩下不足两万人;朱德和罗炳辉留在四川,手下只有第一方面军的两个军。与此同时,徐海东也从鄂豫皖苏区完成了长征,他的第二十五军到达陕西时,剩下大约三千到五千人,就改编为第十五军团。这两个军和刘志丹的约有一万人的第二十六军和第二十七军合在一起,组成了第十五军团。”虽然长征中红军遭受到巨大损失,但海伦通过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充分肯定了长征对红军所起到的至为关键的积极影响,她认为:“长征是个熔炉,它把各种素都熔在一起了。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有理由把自己看成是优质钢铸成的革命精华,而不是身披铁甲的武夫。实际上,是长征改变了红军的特点,使它从土地革命的战士和保卫者变成新革命阶段有觉悟的先锋战士。” 
   1937年9月7日,海伦离开延安,11月返回北平。这时,日军已陆续占领北平和上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