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刘师培与近代清学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46:08  来源:不详
之微。虚诬学派,则犹国力既虚,强自支厉,欲假富强之虚声,以荧黎庶,然根本既倾,则危亡之祸兆。此道、咸以还,汉学所由不振也。悲夫!”见《近代汉学变迁论》P1542上。

[9]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的“论时代思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10]关于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与刘师培的清学史著作存在学术采鉴关系,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周予同先生。他说:“梁氏两书取之于章氏(章太炎)、刘氏(刘师培)的著作。”(见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900页。)

[11]参见《近儒学术统系论》,《遗书·左庵外集》卷九。

[12]《近儒学案序目》P1754下。

[13]《甲辰年自述诗》。

[14]冯自由:《刘光汉事略补述》,《革命逸史》第三集,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186页。

[15]《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P2177下。

[16]“学以地殊”这一提法是笔者根据刘师培相关论述概括而成的。刘师培在论著中多处提到地理环境因素对学术分布的影响,《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诸子学不同论》谓“学术因地而殊,益可见矣”(见《遗书》P549下);《劝各省州县编辑书籍志启及凡例》谓“盖周代之初,民无私学。东周以来,士尚私门撰述,而学派或因地而殊,郡国州邑有特殊之学,即有专门之书”(见《遗书》P1605上);“盖山川之隔,人情风俗之所由异也”(见《读书随笔·〈王制〉言地理中多精言》P1952上)。所以“学以地殊”这种概括应该合乎刘氏的本义。

[17]《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见《史记》卷129,中华书局1959年7月,第3267页。

[18]周叔平、陈国庆点注,顾炎武著《日知录》卷十三“南北学者之病”,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11月,第628页。

[19]“初,大湖之滨,苏、常、松江、大仓诸邑,其民佚丽。自晚明以来,喜为文辞比兴,饮食会同,以博依相问难,故好浏览而无纪纲,其流风遍江之南北。惠栋兴,犹尚该洽百氏,乐文采者相与依违之。及戴震起休宁,休宁于江南为高原,其民勤苦善治生,故求学深邃,言直核而无温藉,不便文士。”(见《訄书·清儒第十二》(重订本),三联书店1998年6月,第159页。)

[20]《南北学派不同论·总论》P549上。

[21]参见《南北学派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

[22]《江宁乡土历史教科书序》谓:“淮江之地,平原旷莽,民风强悍。淮南之地,沟渎交通,民习于奢。”(《遗书》P1763下)这主要是由于受政治因素影响的缘故;《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叙》谓:“近世其民日趋于怯弱,由是东南之民气迥逊于西北,说者谓地势使然。呜呼!此亦未观于苏省之历史矣。……而知古代吴民以尚武立国,而先贤学术亦与近世之所尚殊途”(《遗书》P1764下);《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有谓中国因南北地理不同,文体亦未可强同者。然就各家文集观之,则殊不然。”(刘师培:《中古文学论著三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35页。)

[23]见《遗书·左庵外集》卷十七中的《江宁乡土地理教科书序》、《安徽乡土历史教科书序》、《安徽乡土地理教科书序》等文。

[24]《訄书·清儒第十二》(重订本),三联书店1998年6月,第161页。

[25]《清儒得失论》P1539下。

[26]章太炎把清代汉学治学方法归纳为六点:“审名实,一也;重左证,二也;戒妄牵,三也;守凡例,四也;断情感,五也;汰华辞,六也。六者不具,而能成经师者,天下无有。学者往往崇尊其师,而江、戴之徒,义有未安,弹射纠发,虽师亦无所避。”(《说林下》,《太炎文录初编》文录卷一,见《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19页。)

[27]梁启超谓:“本朝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颇饶有科学的精神,……凡此诸端,皆近世各种科学所以成立之由,而本朝之汉学家皆备之,故曰其精神近于科学。”(见《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13页。);胡适说:“中国旧有的学术,只有清代的‘朴学’确有‘科学’的精神。”(见《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胡适文存》第1集,黄山书社1996年12月,第285页。);“清朝的‘汉学家’所以能有国故学的大发明者,正因为他们用的方法无形之中都暗合科学的方法。”(见《论国故学——答毛子水》,前揭《胡适文存》第1集,第322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