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梁启超:“激进-保守”
梁启超、鲁滨逊“新史学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考古学
梁启超的历史教学思想与
梁启超:史学比较方法的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
论梁启超的民族观
梁启超在构建近代史学理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宪政运
梁启超荀子研究论析
最新热门    
 
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

时间:2009-7-24 13:46:13  来源:不详
于史学史的学科理论,在许多方面,超出了梁启超关于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框架,代表了20世纪后期关于中国史学史基本理论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史上,梁启超和白寿彝是代表20世纪前、后时代的两座学术高峰。两峰之间,绵延连续,层峦叠嶂,放眼望去,真是一派壮丽景象。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梁启超,还是白寿彝,他们都把中国通史作为自己的最高学术追求,都主张用综合性的体裁编纂大型的《中国通史》。梁启超从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1902年发表《新史学》到1926年讲《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他论述的核心问题都是中国通史的编纂问题。他号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分头研治专史,以便将来集体编著通史,他本人拟有《中国通史目录》,并写出了一部分文稿。遗憾的是由于他去世过早,他的中国通史计划没有实现。白寿彝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通史的编纂,他通过研究中国史学史,创制了编纂中国通史的“新综合体”。他与全国几百名史学家合作,历经20个春秋,终于在20世纪末完成了一部12卷22册1400万字的《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史学家的愿望,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完成了梁启超的未竟事业。梁、白二人均把中国通史的建设作为最高的学术追求,反映了中国史学史学中这两座学术高峰的联系以及史学史与中国通史的密切关系。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专史,但它又不是普通的专史,它关注着整个历史学的发展,也必定影响着整个历史学的发展。梁启超、白寿彝这两个史学史学科丰碑式人物的学术道路,清楚地向我们昭示了这一点。

 

注释:

①文中说:“《读书杂志》上顾颉刚、刘藜、钱玄同、胡堇人四位先生讨论古史的文章,已做了八万字,经过了九个月,至今还不曾结束。这一件事可算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极可喜的事,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一定不亚于丁在君先生们发起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见《胡适文存》二集,第70页,黄山书社,1996年。

②1961年12月编的《中国史学史资料》第四号,登录了陆懋德和卫聚贤编写的《中国史学史》讲义的目录。

 

参考文献:

[1]周文玖.梁启超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拓性贡献[J].求是学刊,2002,(4).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9.

[3]王咨臣.爱国学者姚名达生平及其史学思想[J].文献,1985,(4).

[4]李锦全,等.刘节传略[A].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四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5]周文玖.朱希祖与中国史学[J].史学史研究,1998,(3).

[6]金毓黻.静晤室日记[M].沈阳:辽沈书社,1993.

[7]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步建立的重要标志[J].烟台师院学报,2003,(3).

[8]张国华.文史大家朱希祖[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9]杨翼骧.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J].史学史研究,1994,(4).

[10]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J].文史杂志,1945,(11、22).

[11]朱杰勤.朱杰勤自传[A].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一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12]王兴瑞.朱希祖与国立中山大学[J].文史杂志,1945,(11、12).

[13][美国]绍特维尔.西洋史学史[M].何炳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14]郑鹤声.郑鹤声自传[A].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二辑[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

[15]蒙文通.中国史学史[M].经史抉原[C].成都:巴蜀书社,1995.

[16]蒋星煜.顾颉刚论现代中国史学与史学家[J].文化先锋,1947,(16).

[17]朱谦之.朱谦之文集:第六卷[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8]魏应麒.中国史学史?自序[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1.

[19]王玉璋.中国史学史概论?自序[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2.

[20]周谷城.中国史学之进化[C].香港:生活书店,19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