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卢梭思想与孙中山领导的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
冲绳人的中国情结
最新热门    
 
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

时间:2009-7-24 13:46:23  来源:不详
到逻辑的、必然的具体。
    关于中国的思想,他分析评价了孔子的思想、《易经》中的初级哲学、道家思想、作为国家宗教的士大夫宗教。他的参考资料几乎全是前一个世纪耶稣会士的作品,如关于孔子的知识来自1687年柏应理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关于《易经》知识来自钱德明1775年撰的《由载籍证中国之远古》(载《中国丛刊》第二卷,1776年)。关于道家,参考了钱德明1787年10月16日论道教的书信(载《中国丛刊》第十五卷);法国汉学家雷慕沙所撰《关于老子生平意见的追述》(巴黎1823年);此外,他称自己见过流传到维也纳的《道德经》,不知是否当初卫方济的译本。但是他的评价标准已经与他们迥然不同。本书前文已经讨论过,孔子的道德哲学无论在传教士眼里、还是在启蒙思想家眼里,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而被广泛赞美。但黑格尔对孔子的道德哲学评价极低,因为它并非真正的哲学。《论语》只是讲了一种见诸各处、毫无特出性的道德常识,尽管这是些善良、老练、正确的道德箴言,但因没有一点思辨性,只是反复申说、反省和迂回,所以很平凡,而同是道德教训书的西塞罗的《政治义务论》要比孔子的著作内容更丰富更好。不过中国人也有一种哲学,蕴涵在《易经》中,这里有纯粹抽象的一和二元的观念,承认理性是基本原则,并称之为“道”。然而这种对于纯粹思想的意识没有深入下去,没能经过思辨的思考后得出对自然力量或精神力量的有意义的认识。《易经》所蕴涵之基本哲学的一个表现是老子关于“道”的说教,他的“道可道,非常道……”这段话说到了某种普遍的东西,但却只是停留在抽象的开始。总之中国的哲学沦于空虚。《易经》与道教在耶稣会士时代一直被作为迷信、异端,但在黑格尔这里却比孔子思想高明一些,因为它们是哲学的初级形式。黑格尔没有谈到理学,没有评价理学是否有资格作为哲学。从这一点明显可见他获取中国知识的渠道颇为狭窄,局限在耶稣会士主流作品范围内。这也有些奇怪,因为毕竟18世纪欧洲知识界关于理学的言论已不少见,黑格尔竟表现得对此毫无所闻。黑格尔谈到中国的国家宗教,这也是受耶稣会士影响,因为耶稣会士极力强调有这么一种建立在古代儒学基础上的敬天宗教。但黑格尔同样根据欧洲的宗教概念否认中国宗教是真正的宗教,因为中国人没有把宗教发展到让“精神”退回到自身之内、专事想象它自己的主要性质这种境地。中国人在宗教方面就如在哲学方面一样,没能体现出个人的上述独立性,而是依赖于自然界的各种对象,与其他东方宗教一样,其主要特性就是畏惧一个大力,个人自知其在这大力面前只是一个偶然无力的东西。黑格尔提到佛教,但却只提到它在印度的形式和它的喇嘛教形式,丝毫未及中国佛教,这也应是受耶稣会士作品屏蔽的结果。[11] (第一卷,P96,119-123,127-128,131);[12] (P131,133,135,166-170)
    哲学是黑格尔心目中的知识统帅,在他看来,欧洲的各门知识都具有他所理解的哲学性,相反,连所谓中国哲学都只是一种思想而不成其为哲学,则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更是缺乏意志自由和主体性的落后事物。关于中国历史,它是世界历史的开端,但却因为停滞不前而不再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黑格尔以为现在的世界是传统经过不断变化成长而来,而传统的内容是精神的世界所产生。其实他所说的传统近似于历史过程本身,同时他以为历史就意味着活动与自我更新,世界精神的本质不是静止而是生命洋溢。在这个标准衡量下,一向被公认为停滞不前的中国当然不能说有历史,黑格尔认为是由于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缺少一种对峙,所以中国历史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他又说历史是记载叙述——这里所指的应是历史编纂——而人类必须先有能力去形成抽象的鉴别,表达各种的法则,才有可能记载叙述周围的对象,这意味着先得具有哲学性思维能力才能写出历史,神话传说算不得历史。而中国的史家把神话的和史前的事实也都算作完全的历史,因为他们缺乏抽象的鉴别力。这样,中国不仅没有历史,也同样没有历史编纂。[11] (第一卷,P8-9);[12] (P106-107,P113,P117-12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