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中国曾这样收复台湾——
统一新罗在东亚世界中的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
论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
建筑与陈列的和谐统一—
第26课  革命统一战线的
最新热门    
 
倾向统一不是《南史》与《北史》的主题

时间:2009-7-24 13:46:24  来源:不详
书,确实不容易。李延寿的这一成就,必须充分肯定。但也应当指出,这一做法不仅没有完全继承或者推进李大师倾向统一的思想,连他本人规定的“编次别代,共为部帙”也没有彻底实现。《南史》仅仅是南朝史,或称之为南朝通史;《北史》仅仅是北朝史,亦称其为北朝通史。南北朝这一整个历史阶段,在李延寿笔下,仍然是以相互对峙的南北两个系统被分编在两部书中。书分南、北,本身就表明作者头脑中残存的南北对峙观念。如果没有李大师的“编年以备南北”,打通南北界限,完整地融南北各政权于一书的“遗志”在先,李延寿的这一做法的确不失为一个突破性的进步。事实却不容许徇情,在李大师留下“编年以备南北”的“遗志”30年以后,李延寿仍未打通南北,不融南北各政权于完整的一书之中,怎么解释他是完全继承或者推进了“先志”呢?李延寿只前进一步,分别把南朝、北朝的历史打通,却未完成更重要的下一步,或者说在关键的一步面前止步了。运用互见的方法沟通南、北人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南、北二史对史书编纂方法的发展。但是,不论这一方法成就有多大,论者如何强调它的“实通为一家”,都无法改变它们最终是两部书的事实!两部史书,无论怎么互相贯通,难道要比一部完整的通史更能表现倾向统一的思想?所有的论著都回避了下述事实:林邑、盘盘、丹丹、婆利、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宕昌、邓至、高昌、龟滋、于阗、涅槃陀、波斯、蠕蠕等国,在《南史》和《北史》中重复立传的问题。同一个外国,与北朝的交往即记入《北史》,与南朝的交往即记入《南史》,这不是明显地告诉外国人,“中国”是分裂为南、北的吗?



以上是用李大师的“著述之志”来衡量李延寿《南史》、《北史》,表明他未完全继承或推进“先志”。接下来,再从李延寿“连缀改定”《南史》、《北史》的言论和背景进行考察。

先谈李延寿“进书表”。《北史·序传》中保存了李延寿“进书表”全文,这是认识李延寿著述宗旨的重要依据。然而,这篇文字很少为人注意,或者说不愿意引用它,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现转录相关内容如下,以便深入探讨:


北朝自魏以还,南朝从宋以降,运行迭变,时俗污隆,代有载笔,人多好事,考之篇目,史牒不少,互陈闻见,同异甚多。而小说短书,易为湮落,脱或残灭,求勘无所。一则王道得丧,朝市贸迁,日失其真,晦明安取。二则至人高迹,达士弘规,因此无闻,可为伤叹。三则败俗巨蠹,滔天桀恶,书法不记,孰为劝奖。

 

臣轻生多幸,运奉千龄,从贞观以来,屡叨史局,不揆愚固,私为修撰。


在这里,李延寿所表示的是,有关南北朝的史牒“互陈闻见,同异甚多”,而“小说短书”又易散落,以致王道得失晦明,至人达士无闻,败俗桀恶不记,而自己身居史馆,有责任为改正这种偏差进行修撰。追踪先志的话一句都没有,不用编年而改纪传也无交待,只剩下为完善载笔、保存史料、勘比异同等目的而进行修撰。父子异趣,是多么明显!李延寿本人都没有把什么倾向统一的问题当作自己修史的宗旨,别人又何必非要把倾向统一当成个了不起的问题强加在他头上呢?

前面提到,编年体易于用倾向统一的思想记述分裂时期的历史。而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即以一个一个的帝王为中心记事,实质上是以政权为中心。同时并存的若干政权,在纪传史尤其是断代纪传史中,只能以某一政权为主进行叙述,贯彻倾向统一的思想,难度比用编年体大得多,需要具备相当高的史识和史学才能。李延寿偏偏要舍易求难,又背离父志用纪传体分南、北为二史,如果不是缺乏史识和史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纪传史在这时已由南北朝时与编年史“角力争先”的局面转而居于“独尊”,这可以说是一个原因,但绝不会是唯一原因!所有认为李延寿“完全继承”了李大师“遗志”的论作,都没有认真考察过李延寿改用纪传体的真实原因,不能不说是其一大缺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李延寿背离李大师“编年以备南北”的著述宗旨,这需要从李延寿撰修二史的现实中去找寻。

“始末修撰,凡十六载”。根据《北史·序传》,《南史》、《北史》的修撰经历了16个春秋,即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正式修撰起,至高宗显庆四年(659)奏上。在这16年的一头一尾,唐皇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两次影响政局的重大洗。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谋反被废,围绕魏王泰立与不立太子的问题,发生了派系之争。结果是,唐太宗对寒族出身大臣的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