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
意识形态的刚性与柔性—
近十年来英、法、德、澳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地方
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创新
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属性、
洪学智对中共历史学功能
彩图说明──图38  江泽
彩图说明──图29  中共
最新热门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中国抗日战争——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

时间:2009-7-24 13:47:3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1931年11月至1940年2月期间,参与领导了东北抗战,努力贯彻落实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抗战路线,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条重要的抗日战线,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 题】抗日战争史研究

【关 键 词】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

【正 文】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1928年设立的。在中共的六大召开期间,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布哈林宣布,共产国际不再向中国派遣常驻代表,改为中共在共产国际设立常驻代表团。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从设立到1940年2月宣布结束工作,历时12年。这期间,中共中央先后派出以瞿秋白、王、王稼祥、任弼时为主要负责人的四批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第一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主要成员于1930年回国后,4月,经协商,中共中央组成新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其主要成员于1931年11月到达莫斯科。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参与领导东北抗战,促进东北抗战形势的转变和发展

从1933年初开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东北抗战逐步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由于始终坚持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方针,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无立足,不得不转入中央苏区。这以后,党成立上海中央局,领导国统区的工作,并负责同共产国际联系。而就在这个时候,为了坚持东北抗战,加强党对东北党组织的领导,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通过上海中央局,参与到领导东北抗战的斗争中来。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东北党组织关系建立之初,东北形势的发展已经鲜明地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随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首先在东北地区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使得地区性斗争策略的调整有了现实的客观条件。1932年底,共产国际开始注意到东北形势的特殊性,并酝酿对指导东北斗争的策略方针作出局部调整。1932年8月至9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二次全会召开。这次会议针对中国东北已经被日本帝国主义完全侵占的现实,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形势判断上应把东北地区与关内区别开来,明确指出东北党组织的“特殊任务”应该是“开展游击运动,在满洲提出建立农民委员会、抵制政府的捐税和命令、没收汉奸的财产、组织人民政权的选举等口号”①。10月,共产国际有关方面代表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形势表明,必须向中农、小手工业者等等作出一定的让步,这些让步应该有助于建立我们领导下的广泛的统一战线。② 显然,在依然坚持国家苏维埃化和推翻国民党政权总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共产国际对中国东北革命斗争的指导,在策略上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楚地意识到这种策略的灵活性在推动东北抗战上的重大意义。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满洲的总的政治和策略任务已经由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二次全会所确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具体执行这些任务。③

1932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书记处提交关于东北形势和相关政策的评价报告,并于11月28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东方书记处会议上就东北形势作主题发言。代表团的这个报告,是贯彻落实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二次全会精神的成果。报告在调整东北抗战策略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对后来东北抗战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一,报告明确提出在东北建立广泛的反日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并批评了党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报告指出:“我们现在应该实行的策略方针,那就是在满洲建立广泛的反日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最初我们对满洲政权的性质也没有足够的认识,那时我们提出了在满洲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问题。根据这一点,提出了我们过去在华南和华中提出的口号,即没收地主土地的口号”,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一策略。报告强调,对于这个新的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