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
十六国北朝时期五行帝德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
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
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
十六字方针是『三个代表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
中国北方第一座蒙古族生
最新热门    
 
十六国北朝佛教史学述略--以《佛国记》、《洛阳伽蓝记》、《魏书·释老志》为主线

时间:2009-7-24 13:46:30  来源:不详
[42]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535页。按此处说“唯一”,实仅就志体而论,后世如明代宋濂等修《元史》立《释老传》,则自有渊源。参见曹仕邦《〈晋书〉立僧传之历史意义》:“纪传体正史之为僧人述生平,则自《晋书》始,后之《南北史》、《新旧唐书》、《宋史》、《明史》、《元史》与《新元史》之有僧伽正传或附传,皆踵迹于此也。”《中国佛教史论集》(一),第347—356页。

[43]   魏收《前上十志启》,《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331页。

[44]  《北史·魏收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23页。

[45]  《续高僧传》卷二三《昙无最传》、卷七《道宠传》、卷十六《僧稠传》,分见《大正藏》卷五O,第625页上、482页下、556页下。

[46]   同注[4]。

[47]   比之于同时代南朝传统史学的作者沈约和萧子显,魏收自觉把握历史特点的因事命篇的作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参见向燕南《<魏书·释老志>的史学价值》,《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二期,第57—58页。

[48]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第536页。

[49]   《魏书·释老志》,第3025页。

[50]   向燕南《<魏书·释老志>的史学价值》,《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二期,第59页。

[51]   蓝吉富《我国传统史籍中佛教专篇史料之检讨》,《中国佛教史学史论集》,第2—3页。

[52]   《佛祖历代通载》卷七,《大正藏》卷四九,第535页上。

[53]   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第154—158页。

[54]   《魏书·释老志》,第3031页。

[55]   王劭(约550—约606)曾作《释老志》,《辩正论》卷四《十代奉佛篇》》说它“总叙佛法由来云,释氏非管窥所及,率尔而可言之”。《大正藏》卷五二,第520页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