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元朝的特性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清朝的满蒙联姻
宋朝职官制度的特点
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
最新热门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时间:2009-7-24 13:47:14  来源:不详
[18]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65之82,66之77,14之25。

[19]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66之24。66之21,66之27等大致相同,惟时间有异。

[20]朱熹:《朱熹集》卷21《论差役利害状》:保正、保长等乡役,均是“无禄之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65-867页。

[21]参看前提漆侠先生:《宋代经济史》上册,第454页,第461页。朱瑞熙先生并未将乡役人视为胥吏之一,参氏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6卷宋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14-715页。而王曾瑜先生等学者却认为乡役人属于吏役之一,故视之为胥吏之一,算作“吏户”。参见王曾瑜:《宋朝的吏户》,载《新史学》第4卷第1期,1993年3月。笔者则认为,这些乡役人是介于“吏”(非“官”)和“民”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参见刁培俊:《宋代乡役人数变化考述》,《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2]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115页。

[23]Kung chuan Hsiao(萧公权):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P.72-73。

[2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3《职役二》。

[25]其他相似的记载很多,诸如施耐庵等:《水浒传》中,当何涛捉拿晁盖,报于宋江时,宋江假装斥责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230-231页。

[26]李焘:《长编》卷179,至和二年四月辛亥,第4330页。

[27]李觏:《李觏集》卷28《寄上孙安抚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2页。

[28]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66之74,65之79。

[29]乾道五年五月八日(癸亥),刑部侍郎汪大猷指出“数十年来,承役之初,县道必抑使[保正]兼充[耆长],不容避免”的现实,参《宋会要辑稿·食货》66之86,14之43至44,65之98和《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47,绍兴五年五月癸亥纪事《论抑差耆长之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宋史资料萃编》本,第1781页),《宋史全文》卷25上等记载。

[30]朱熹:《朱熹集》卷21《论差役利害状》,第865页。

[31]楼钥:《攻媿集》卷88《敷文阁学士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并附录中楼钥撰《陈傅良神道碑》,《四部丛刊》缩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2]留正:《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1,乾道八年八月辛巳,第1923-1924页;佚名:《宋史全文》卷25。

[33]李焘:《长编》卷179,至和二年四月辛亥,第4330页;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38《衙前札子》,《四部丛刊初编》本。

[34]李焘:《长编》卷35,淳化三年三月戊辰记事,第775页。

[35]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66之64。

[36]李焘:《长编》卷286,熙宁十年十二月辛丑,第7001页。

[37]洪迈:《夷坚志》支戊卷4《房州保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83页。

[38]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12《奏乞将知太平州当涂县谢汤中罢斥主簿王长民镌降状》。

[39]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30《临川申提举司住行赈粜》,《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选编》本。

[40]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