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

时间:2009-7-24 13:48:08  来源:不详
主要成员无论在利益的收益、分配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的交往取向上都没有主动权,这就容易造成外局群体对内局群体的名声、行为的认同和理想化,如果内局群体成员一旦其行为违背了理想模式,则会产生外局群体对内局群体的 “贬损化”(denigration)。从拉萨童谣的多数内容看,挖苦性、贬损性童谣居多,我们据此或可断定当时的改革造成外局群体渐渐散失对内局群体的理想化,也就是说,改革对并没有获得群众的重视,相反,在改革中所伴随的激烈的权力斗争吸引了民众的注意力,并造成民众对权贵甚至活佛崇拜的失落。有关达赖和班禅斗争的童谣就说明这一点,该童谣把班禅与达赖分别比喻为喜鹊和布谷鸟:“无人不识的喜鹊鸟,长一身黑白相间的羽毛,待到布谷鸟来临,我们再慢慢地讨论商量。”字里行间颇具有讽刺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