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于 国宝 的思考
聚焦 萨满教 文化遗产保
最新热门    
 
“萨宝”的再认识

时间:2009-7-24 13:48:19  来源:不详
采取珍宝。时彼商主,选择族望,娉以为妇。”[25] 等等辞句,都展示了商主(=萨薄)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声望、财富和知识等。
总而言之,至少佛经中所见的流行于古代印度的“萨薄”,应是货真价实的“商主”,并且多为进行远程贸易的商团的首领。那么,它是如何演变成中原王朝的“萨宝”的呢?我们可以较有把握地说,这应该主要归功于粟特人的传播。
 
三.从“萨薄”到“萨宝”的演变
    我们可以断言的是,中原的“萨宝”名称源于粟特人所传播的“萨薄”称衔;而该称衔的内涵在传播过程中逐步发生了变化;实际上,中原王朝的“萨宝”称衔与祆教并无必然的关联。
1.粟特人将“萨薄”名称带到东方
粟特人特别擅长经商,并在公元第一千纪频繁地东来,活动于中原地区,这已是世所公认的事实。所谓“粟特”,是沿用《魏书·西域传》中提到的位于“葱岭之西”,并且“其国商人先多诣凉土贩货”的“粟特国”之名。据现代学者考证,此即古代西方文献中的Sugda或Suguda(古波斯文)、Sugda或Sucda(《阿维斯陀经》)、Sogdiana(古希腊文献),以及Swgd、Sugd、Sgwd、Sgud(粟特文文献)等。当代英文则称其地为“Soghd”,其民为“Sogdians”。而在古代汉文史料中,此族尚有 “属繇” (《魏略·西戎传》)、 “窣利”(《大唐西域记》)、“速利”(《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孙邻”(《梵语千字文》)及“苏哩”(《梵语杂名》)等异名。
不过,在汉文史料中,更多地不是直呼“粟特人”,而是以“昭武九姓”称呼之。这一名称见于《隋书·西域传》,它说“康国”(以今撒马尔罕为中心的一个地区,是典型的“粟特地区”)国王本姓温,早先居住于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嗣后因遭匈奴攻击而西迁,遂度越葱岭(大致相当于今帕米尔高原)而定居下来。王室的各支后裔均在康国附近建立政权,为了纪念其源流,故各国都以“昭武”为姓。所以,凡以“昭武”为姓的民族,都被目之为粟特人,而查检史料,“昭武”之姓有康、安、鏺汗、米、史、何、乌那曷、穆、漕、曹、石、火寻、戊地、东安等十四国。鉴于古代汉人多以域外政权之“国姓”为该国居民个人之姓,故诸如康、安、米、史、何、穆、曹、石等姓的域外人,往往被视同于粟特人。
至于粟特的地理范围,       虽然历来中外的各种记载说法不一,但是大体而言,若将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泽拉夫善河流域为中心的一块地区以及锡尔河北的塔什干周近地区纳入“粟特”的范围之内,则与事实相去不远。这块地区不大,然而由于它处于古代各大文明交通的要枢上,故而使粟特人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向外发展的优势。
粟特人的流动性极大,他们所显示的最大特点是善于经商,而在此同时,也很热衷于吸取各地的文明而为己用,并且再将其传播至其他地区。阿斯摩森(Asmussen)曾很精简地概括过粟特人的这种特色:
    在中亚,粟特人被认为是最卓越的商人。汉文资料说他们热衷于贸易
和财利,这恐怕并非没有根据,因此,诸如pwrc(债务)和mr’z(雇用奴
仆)等粟特词汇已被突厥语所借用。根据残存的史料,伊朗人,尤其是粟
特人,是如此出色的商人,以至令伊兰人不时参与的其他商业活动全都显
得黯然失色。粟特人是既能享乐也能吃苦的一种商人。诸如从敦煌和罗布
泊分布开来的往往具有相当规模的粟特的贸易移民地,当然为树立这一声
望而发挥了作用。
    但是在全部这些年代里,这些商人所干的事不仅仅是兜售他们的货物,
他们也是将其他地区所有新事物带来的使者。他们是各种宗教的贩运者,
他们在佛教的《本生经》和《出曜经》中,在摩尼教的宗教故事中,在基
督教文献(尤其是叙利亚文文献)中,都是十分著名的角色。他们是如此
地著名,以至诸如商业性的称衔‘萨薄’(sārthavāha, 队商领袖)被佛教徒
用以称呼如来、菩萨,被摩尼教徒用来称呼摩尼本人(无疑是模仿佛教的
方式),名之为‘伟大的队商主’(wzyš srtw’)。[26]
按照阿斯摩森的这一说法,似乎“萨薄(队商领袖)”一称本是粟特人所创,正是由于他们的热情传播,才被佛教、摩尼教等宗教所借用。我则认为粟特人所用的“萨薄”倒是源于印度的佛教等文化,而非相反。至于他们再将此名转用于东方的摩尼教中,则不无可能。但是不管怎样,粟特人频繁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