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20世纪西夏遗民研究

时间:2009-7-24 13:48:22  来源:不详
灭亡后从北方南徙建立色吴绒的西夏王族首领。色吴原指西夏都城兴庆府地,因南徙来康区,又把这个名称带到康区。作为西夏人特征的八角碉多分布在大小金川流域,特别密集于康区南部。对邓先生的这一提,吴天墀表示支持,同时又从民俗、种族、语言、地名诸方面对作了进一步的注释与补正。[11] 此后,又有不少学者深入木雅一带进行调查。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桑科草原至今仍存留有木雅首领的的驻军遗址——木雅拉果(mi nyag lha mgo,意为木雅神首)或木雅米果(mi nyag mi mgo,意为木雅人头);四川阿坝地方的一些居民一直迭部、卓尼、诺尔盖农区一带地方称为木雅色吴绒;青海贵德县之出卡一带有木雅部落;湟中塔尔寺有木雅活;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有自称为西夏遗民的藏族部落。木雅人由甘、青、川边界到康区的这种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木雅人是沿着这条通道由东北向西南迁徙的。这与邓少琴先生所谓有一支西夏人曾经由北向南迁移的论断基本吻合。今天四川境内的木雅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土语。[12] 
与木雅人相比,河南濮阳的西夏遗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在濮阳柳屯镇的发现才引起了重视,但以该文献具有重要价值而很快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于世纪之交形成了研究高潮。
《述善集》一书是1985年随着文物普查而发现的,很快引起了当地学者与政府的重视,在中共濮阳县委、县政府的主持下,先后于1997年4月和1999年4月在发现地柳屯镇召开了两次“唐兀氏家乘及《述善集》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十余篇,对《述善集》、《唐兀公碑》及濮阳西夏遗民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后由濮阳县何广博县长主持结集为《述善集研究论集》,连同国内前已发表的研究元代西夏遗民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八篇,于2001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刊行。
《述善集》是由濮阳西夏遗民唐兀(杨)崇喜于元末编成的一部著作集。现存抄本2件,包括《善俗》、《育材》和《行实》三卷,内收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共75篇。此书杨氏(唐兀氏)家族珍藏六百余年,从不轻易示人。笔者与濮阳县文化干部焦进文先生有幸获收藏者允准,撰成《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研究并刊布了这一被淹没已久的著作。该书首先对抄本进行了整理、标点,并参阅古代史书和相关地方志书,对文献进行了的校勘,对其中的典故、名物、人事、典章制度都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同时以附录的形式收入了多篇《杨氏家谱资料》和与《述善集》相关的历代乡约,[13] 为元代濮阳西夏遗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
河南濮阳现有西夏遗民后裔约5000多口,均为杨姓,集中居住在濮阳县柳屯镇杨十八郎、西杨十八郎、南杨庄、东杨庄、刘庄等十余个自然村中。除上述《述善集》外,当地还留存有著名的《唐兀公碑》(碑文见载于《述善集》卷三)和多种家谱资料。自80年代中叶始,有不少国内外学者亲赴这里进行考察与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14]
《唐兀公碑》系元末唐兀崇喜所立,比较详尽地叙述了濮阳西夏遗民的来源及谱系,对濮阳西夏遗民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故研究者众。[15] 从中可以看出,西夏遗民之徙居河南,始于二世祖闾马。此人曾追随元军,参加过征发南宋的战争,在攻取襄阳、樊城的战役中立有战功。在元灭宋后,始解归田,定居于河南濮阳地区。[16] 该碑与《述善集》具体而详尽地记录了这一过程,并如实地反映了这批西夏遗民在当地被逐步汉化的进程。濮阳西夏遗民之汉化,在姓氏的使用上表现最为明显。从一世到三世专用赐姓唐兀,四世时唐兀与杨氏并用,五世以后便全用汉姓杨氏,而且,从第五世开始,其伯仲十四人也都按照汉人的习惯分别取字,与汉人名号传统完全相同,其生活习俗也都差不多完全汉化了。[17] 他们与汉及其它民族长期友好相处,互通婚姻。早期与哈喇鲁、乃蛮、旭申、怯烈及蒙古朵烈团等族通婚较多,其后主要与汉族通婚,自六世祖以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