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喜玛拉雅文化简论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最新热门    
 
唐文化史 对外文化交流编(一)

时间:2009-7-24 13:48:30  来源:不详
)→肃州(治酒泉县,今甘肃酒泉)→瓜州(治晋昌,今甘肃安西)等地至敦煌。

    北路从西安出发,经奉天(今陕西乾县)→邠州(治新平,陕西彬县)→泾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平凉弹筝峡,转而向北,经原州(治平高县,今宁夏固原)至石门关,由此向西,经会州(治会宁,今甘肃靖远),自乌兰关渡黄河,西北行至凉州姑臧,与南道合,至甘州→肃州→瓜州→敦煌。

青海道从兰州或临州西行,经河州(治枹罕,今甘肃临夏)→鄯州(治湟水,今青海乐都)→鄯城(今青海西宁市),转而西北行,渡大通河,越大雪山(祁连山),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至删丹县,与北道合,至甘州→肃州→瓜州→敦煌。

青海道还有两条支线,或自鄯城经青海湖北岸,沿柴达木盆地北缘至大柴旦,北上经当金口至敦煌,或自鄯城过赤岭(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岸至吐谷浑国故都伏俟城,沿柴达木盆地南缘,经都兰、格尔木,西出阿尔金山至新疆若羌,与裴矩所载南道合[21]。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长期努力,上述道路已可由考古遗存标志出来[22]。

 

    4. 吐蕃、泥婆罗道的开辟

    自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古代印度的文化交往,就构成了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国与印度之间的陆路通道主要是经由裴矩记载的中道或南道,不仅路途迂远,而且非常危险。较著名者如法显,在后秦姚兴弘始元年(399年)从长安逾陇山西出,经河西走廊达敦煌,度流沙,西经鄯善(今新疆若羌境)、焉夷(今新疆焉耆),向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西跨葱岭,入北天竺,游历天竺诸国后,由海路返回。贞观初年唐玄奘西行取经,也由河西达玉门关,越莫贺延碛,西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今新疆焉耆)→屈支(今新疆库车)→跋禄迦(今新疆温宿),北跨天山,经热海(伊色克湖)至素叶水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之托克玛克),向南经中亚诸国,跨越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入天竺。玄奘归途则是由所谓南道,越葱岭,经于阗返回。

由于传统道路自然环境恶劣,须“践流沙之浩浩,陟雪岭之巍巍”,有“铁门巉险之途,热海波涛之路”[23],被行人视为畏途。在唐代,随着吐蕃的兴起和对外交往的发展,新开辟了一条由西藏经尼泊尔(泥婆罗)至印度的通道[24]。据记载,这条道路大体走向是由上述青海道河州北渡黄河,经鄯州(治湟水,今青海乐都)→鄯城(今青海西宁市)→青海湖,转而西南行,大致经都兰、格尔木,越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进入今天的西藏,进而经安多、那曲,进抵拉萨,再由拉萨西南行,经日喀则进入尼泊尔,并进而抵达中天竺。近年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县城以北约4.5公里处阿瓦呷英山嘴发现的摩崖石刻《大唐天竺使出铭》,确记载“显庆三年六月”,左骁卫长史王玄策经“小杨童之西”出使天竺的经历,为进一步研究吐蕃泥婆罗道的具体路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5]。

《释迦方志》称这条道路为东道,且置于唐朝由陆路通印度的三条通道之首。并在“泥婆罗国”下称“比者国命并从此国而往还矣”[26]。《佛祖统记》也胪列了由唐朝通往印度的各条道路,并在“尼(泥)婆罗”下注称“其国北境即东女国,与吐蕃接。人(?)来国命往还,率由此地。唐梵相去万里,自古取道迂回,致成远阻。”[27]。最可注意的是,两处都特别声明,唐朝官方使臣往来天竺是由吐蕃泥婆罗道。《佛祖统记》的注文可能出自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许敬宗领衔主编,在玄奘《大唐西域记》和王玄策《中天竺国行记》基础上编撰的《西域志》(或称《西国志》),两相比较,《释迦方志》关于吐蕃泥婆罗道的记载,很可能就是来源于《西域志》或《中天竺国行记》[28]。

    “近而少险阻”,是唐朝初年官方使臣选择这条道路的最主要的理由。至少唐使王玄策前后三次出使天竺,都是取吐蕃泥婆罗道。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唐使李义表由长安出发,送天竺使返国,同年十二月抵达摩伽陀国,只用了不足10个月时间。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