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喜玛拉雅文化简论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最新热门    
 
唐文化史 对外文化交流编(三)

时间:2009-7-24 13:48:31  来源:不详
伎、安国伎、龟兹伎和文康伎。炀帝即位之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与礼毕等为九部乐。唐朝初年一仍隋旧。太宗时去礼毕,增燕乐;平定高昌后,又在贞观十六年(642年)增加高昌乐,在隋朝九部乐的基础上形成了唐朝的十部乐。

十部乐中,天竺、康国、安国等乐都是前代自葱岭以西的西域地区传入内地的音乐。以国名来命名乐部,表明这些音乐仍然保留着较强烈的异域色彩,未与中国内地固有的音乐文化融为一体。此后,随着唐朝对外文化交流进程的加深,以国别分类的方式渐泯,出现了立坐二部分类,堂下立奏者为立部伎,堂上坐奏者为坐部伎。立部伎八部,坐部伎六部。天宝十三载(754年),唐朝对太乐署供奉的乐曲名称进行了大规模改动,进一步将保留胡名或听来不雅驯的乐曲改为典雅的汉名。乐曲改名,不仅表现了唐朝对域外音乐文化的吸收过程,而且反映了外来音乐文化对唐朝音乐的重大影响。此据《唐会要》列简表如下:

天宝十三载改名乐曲表:

原    名

改    名

原    名

改    名

 

 

 

 

 

 

 

 

 

 

 

龟兹佛曲

金华洞真

悉耶都

琼台花

因度玉

归圣曲

苏剌耶胡歌

宝廷引

舍佛儿胡歌

钦明引

道调 

山刚

神仙

河东婆

燕山骑

急火凤

舞鹤盐

俱伦仆

宝伦

 

 

 

讫陵伽胡歌

来宾引

光色俱腾

紫云腾

胡残

仪凤

摩醯首罗

归真

苏罗蜜

升朝阳

火罗鸧鸽盐

白蛤盐

须婆栗特

芳苑墟

罗刹末罗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