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喜玛拉雅文化简论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最新热门    
 
唐文化史 对外文化交流编(三)

时间:2009-7-24 13:48:31  来源:不详
著称,“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78]。元稹、白居易都有吟诵“胡旋舞”的诗歌,据白居易诗,杨贵妃也擅长表演胡旋舞:[79]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诗人在这里将胡旋舞的故乡“康国”当成了“康居”[80]。诗中以转蓬、车轮、旋风等比喻,突出强调了胡旋舞疾速旋转的特点。元稹在“胡旋女”诗中也称“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翕笪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81]与白居易对胡旋舞特点的描述正相契合。段安节《乐府杂录》称:“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子上,其妙如此也。”[82]《新唐书》也称“舞者立毬上,旋转如风”[83]。当代学者据考古资料,认为“毬”应为“毯”之误[84],但似乎也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料证据。

如果说见于记载舞胡旋者多为青年女子的话,胡腾舞则多由少年男子表演。从舞蹈名称即可知,胡旋舞以“旋转”为特点,而胡腾舞的特色则是“腾跃”。8世纪诗人李端在诗中描述了一位“肌肤如玉鼻如锥”的胡人少年舞者表演胡腾舞的情形。舞者身穿桐布轻衫,头戴珠帽,披葡萄纹长带,在舞蹈之前跪在帐前以“胡语”(本音语)向观众致词,然后开始轻健敏捷的舞蹈,“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85]除了俯仰腾跃,环行急蹴等刚猛雄健的形体动作外,还伴有扬眉动目、顾眄流盼等丰富的面部表情。同时代诗人刘言史的描述,可以更加深对胡腾舞的了解。“石国胡儿人见少,蹈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86]更鲜明地突出了这种舞蹈腾跃刚劲的特点。

刘言史在诗中明谓舞胡腾者为“石国小儿”,表明石国至少是唐朝胡腾舞的输入国之一。唐代由石国传入的舞蹈还有“柘枝舞”,较之胡旋、胡腾,唐人对柘枝舞的记载更多,今天对它的了解也就更详细一些。舞柘枝者多为青年女子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