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对
港台及国内荀子伦理思想
梁启超荀子研究论析
荀子对思孟 五行 说的批
最新热门    
 
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

时间:2009-7-24 13:49:05  来源:不详
与人道或性与天道的问题: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思孟与荀学存在着尖锐的对立。 
    荀子谓思孟不知“先王之统”,“无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思孟以圣人知天道时,将天人看作本原上是统一的。荀子说圣人不求知天,圣人知人道,知统类,乃以他的天人之分的观念为前提……思孟以“圣知天道”,而不知圣乃人道,“错人而思天,”是为“不知类”。不知礼义统类之道,天人混淆,无“辨合”、“符验”而不可行于天下,故言“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8]。 
这种看法与前面一样,都不是从五行自身去寻找答案,而是把荀子与思孟的思想差异看作其批驳五行的直接原因,因而同样显得宽泛,缺乏说服力。按照这种逻辑,孟、荀间的思想差异还有许多,如孟子重道德“良知”,荀子重经验“徵知”;孟子由内圣而外王,荀子由外王而内圣等等,而前者的内容多少都可以在《五行》中找到根据,岂不是都可以看作荀子批驳五行的原因,或至少是原因之一了?岂不是还可以不断写出“思孟五行新解”的宏篇大作来?但这对于探讨荀子批驳五行的真实原因,显然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1] 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子思孟轲五行说》。 
[2] 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第133~134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 谭戒甫:《思孟五行考》,《古史辨》第五册;《论思孟五行说的演变》,《中国哲学》第四辑。 
[4] 顾颉刚:《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和历史》,载《古史辨》第五册。
[5] 庞朴:《帛书五行研究》,第136页,齐鲁书社1980年版。 
[6] 黄俊杰:《荀子非孟的思想史背景——论〈思孟五行说〉的思想内涵》,《台大历史学报》第15期,1990年12月;收入《孟学思想史论》卷二,第109~120页,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6月。 
[7] 廖明春:《思孟五行说新解》,《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8] 李景林:《思孟五行说与思孟学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42~48页。

(二) 
  
既然荀子《非十二子》主要批驳的是思孟五行,其“无类”、“无说”、“无解”的指责也主要针对五行而发,那么,显然就应该深入到《五行》内部,从其思想特点中去寻找答案,而最能反映《五行》思想特点的,莫过于其第一章: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这里“形于内”的“德之行”是指仁义礼智圣形于内心,是一种内在规范,而“不形于内”的“行”是指仁义礼智圣不形于内心,是一种外在规范,实际是提出一种双重道德律,“德之行”是内在道德律,是主体自觉,“行”是外在道德律,是客观规范。这种双重道德律的思想在早期儒家十分普遍,孔子提出仁、礼,分别将其看作内在自觉与外在规范,就是一种双重道德律,战国时期流行的“仁内义外”说,也是这种思想。然而奇怪的是,《五行》并没有按仁义礼智圣自身的特点和性质,说某某“形于内”,某某“不形于内”,如“仁内义外”一样,而是一方面说其“形于内”,另一方面又说其“不形于内”,似乎仁义礼智圣分别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似乎《五行》的作者不懂得逻辑中的矛盾律,不懂得概念、范畴的分类,“无类。”其实,《五行》的这种表述方法也是迫不得已,原因就在于其提出五行说,将仁、义、礼、智、圣看作一个封闭、“闭约”的整体,已不能象往常那样,按照仁义礼智圣自身的性质来进行分类,而只好象目前这样,置矛盾律于不顾,将“形于内”与“不形于内”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定用在同一组概念、范畴中,结果造成“甚僻违而无类”。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荀子批判五行的原因所在,原来仁、义、礼、智、圣虽然形成较早,但在子思之前,它们并没有被联系在一齐,所以或内或外,表达起来十分方便。而子思,套用古代的五行说,将仁、义、礼、智、圣固定为一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