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评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
希腊精神真的是西方文明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
最新热门    
 
西方学者的先秦思想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49:50  来源:不详
court 出版。Sinism 一词不好译,或许可以译作“中国主义”?因其有史料价值,此书于1975年再版),还有:《孔子与中国之道》(1960年;1949年初版时题作《孔子:其人及神话》,已有中译本)、《中国思想:从孔夫子到毛泽东》(1953年)、《什么是道家?》(1970年)、《申不害》(1974年),此外,顾立雅对中国周朝史也颇有研究,著有《中国的诞生》(1936年)、《中国治国术的起源:西周帝国》(1970年)等。《中国世界观的演变》的主体部分是先秦思想史。
  早在1951年,费正、芮沃寿发起了远东学会的中国思想委员会,由芮沃寿任主席。195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阿斯本,中国思想委员会召开了学术会议,并将论文结集成为《中国思想研究》,主编是芮沃寿。1957年,费正清又主编了一本论文集,《中国思想与制度》(台湾地区有译本)。芮沃寿与其他学者合编了《行动中的儒家》(1959年,与倪德卫合编)、《儒家的说服术》(1960年)、《儒家人格》(1963年)。1964年,芮沃寿又从后三本书的35篇文章中选出12篇文章,编成了《儒家与中国文明》。以上五本书构成了一个大系列,代表了美国50年代中国思想研究的水平。
  要理解这一系列著作的诞生,就不能不介绍芮沃寿。芮沃寿(Wright , Arthur Frederick,1913—1976),美国人,生前曾担任过耶鲁大学西摩讲座教授。1935年斯坦福大学学士,1937年牛津大学文学士,1937至1939年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1939—1940年和1941—1947年在哈佛燕京学社读研究生,来华进修,1947年获博士。个人专长是研究佛教及隋史,他所著的《中国历史中的佛教》(1959年)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盛行至今,久印不衰,仍然是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最佳入门读物之一。
  上述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一套书的基本特点是,关注中国的现实,并将关怀转化成为学术研究的切入点。这一批学者关怀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其目的则是解释中国的现实。这一批学者有一种共识,要理解中国的当代,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必须了解中国人的思想。他们研究中国的古代思想,为的是解释中国现实。在这方面,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很能体现这个特点。芮沃寿、倪德卫等均有类似的想法。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一般学者都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狂热,芮沃寿在《中国历史中的佛教》中指出,从佛教史看,中国人并非全无宗教狂热的可能。这样的研究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不脱离现实,研究的成果有经验的直观支持,不至于从事钻牛角尖的研究。但是,有时因为急于解释中国现实,研究的学术性稍受影响。先秦思想史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基础领域,其中包含复杂的文献学问题,又不能直接解释中国的现实,因而在总体上得不到这一批学者的关注。
  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先秦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并且围绕着某些杰出学者,形成了几个圈子,研究人员相对较多,方向相对集中,并且培养了自己的学生。
  第一个圈子,以陈荣捷、狄百瑞为领袖。这个圈子本以研究、弘扬明理学著称,不过,这一派特别重视基础资料的建设,因而对于先秦思想经典的翻译也颇有贡献。陈荣捷(1901--1993),出身于中国广东,1924年岭南大学学士,1927年哈佛大学硕士,1929年哈佛大学博士。1929—1936年任岭南大学教务长,1936年至1942年在夏威夷大学任教。1942年起在达特默思学院任教。陈荣捷对于宋明理学尤其是朱熹有深入的研究,是这一领域著名的学者。
  陈荣捷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中国哲学原始资料选》(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年),此书长达800余页,从商周甲骨文到解放后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时间跨度极大,是目前英语世界最全面的也是最流行的哲学原始资料选集。在这部书中,对先秦思想经典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陈荣捷翻译了全书的原始材料,其中,陈荣捷译的《道德经》后来又单独成书。这一原始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