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日本学人的黄遵宪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日本近代教育概论及其现
日本宪政的哈耶克哑剧
近代日本海军的崛起
最新热门    
 
日本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史

时间:2009-7-24 13:50:00  来源:不详

宫川稍后还发表论文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都城的历史,并综合地论述了各都城的宫城、官署、城门、市场、里坊、街道等内部构造以及人口、社会、从贵族到平民的生活①。这篇论文虽然以长安、洛阳、建康、邺为研究对象,但从其综合性的内容来看,应该说是日本学者关于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关于该论文中对其他城市的研究成果,将在下面叙述。该文因为以上述内容作为记述的中心,所以研究成果中绘出的长安、洛阳、邺的都城图只是直接使用了《水经注图》中的图,对都城平面布局等的论述稍有不足。
    另外,宫川还总结了六朝城市的总体特征,指出六朝城市的住宅被安置在各个坊中,商业地区被限定在市中,在政治、军事要地建设巨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兼有本地区经济中心的机能。另一方面,地方城市中纯粹的经济城市并不发达。这可以认为是六朝城市的历史特性。
    与上述研究成果类似的还有服部克彦的著作②,该书中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许多城市,涉及到魏晋洛阳和吴的建康,我会在下面叙述具体城市研究时作简单的介绍。
 
————————
    ①  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1956)第8章《六朝时代的城市》。本论文是对《三至七世纪的中国城市》(《史林》36—1,1953)的增补。
    ②  服部克彦:《古代中国城市及其周围》(1966)。
 
在日本学者的研究中,还有使用完全不同的城市定义并据此进行城市研究的论文。宫崎市定关于城市的研究就是如此。宫崎认为,在古代中国,农民聚居于城郭之中,形成以城郭为象征的都市国家市民的主体。汉代的地方制度中最下层的县、乡、亭,就是作为古代都市国家的残存而存留下来的城郭都市。这个见解是引人注目的。同时宫崎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城市逐渐减少,这是城市扩大和离开城市的人们开始去村落居住的结果。所以,在魏晋时期作为最下级城市的亭消失了,县城也开始从农业城市变为政治城市,后来又转化为工商业城市①。
    宫崎还认为,由于当时的民族移动,无论是在首都还是在地方城市都出现了许多移民,同时城市开始军事化,出现了两重城郭,既有城又有郭的城市。居民按身份分别住于城内和郭内,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与其他时代城市不同之处②。
如果按照宫崎关于古代中国城市的见解,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对象的城市,应该是指乡或县以上的建有城郭的聚落。这种观点与上述关于城市的一般性定义有很大不同。但是从中国历史的特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不能忽视的见解。实际上,以这种定义为前提的城市史研究成果并不多。
 

二  城市个体的研究
 
如上所述,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研究,是以这一时期各国的都城为中心展开的。其中也有综合地论述各主要都城的研究,如上述宫川的研究。但是,大多数还是关于各国都城的个案研究。以下分别介绍关于洛阳、长安、邺、平城、建康和其他都城的研究成果。
 
    (一)洛阳
    在日本,学者们探讨最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是洛阳。特别是北魏洛阳,在那波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洛阳因为采用了与中国传统都城不同的规划,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①  认为县城是城市的较早的例子,有那波利贞《中国以往的城市和上下雨水问题(一)(二)(三)(四)》(《历史与地理》27-l、2、3、4,1931),以中国古代史为整体背景,概观了城市的数量、规模、人口等。
②  宫崎市定:《中国村制的形成》(1960年初次发表),《六朝时代华北的城市》(1961年初次发表)(均收入《宫崎市定全集》7,1992)。
 
    最早研究北魏洛阳的,应该是水野清一①。他通过对《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等记载的分析,叙述了永宁寺的创建、建筑、佛教设施等内容。他的研究中还绘有洛阳都城图,依据《水经注》谷水条的记载并参照怀履光②所绘制的洛阳遗迹图,绘制了位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帝王世纪》)的郭城内的宫城、官署、城门、苑囿等的分布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