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北宋两刘牧再考
论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
北魏前期的经济形态和社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北宋时期前往高丽贸易的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
最新热门    
 
论北宋晚期的士风

时间:2009-7-24 13:51:20  来源:不详
口授田以耕以蚕,不可取衣食于他人”(11)。有的原因不详,大致是多种因素兼而有之。如东川布衣崔子方“隐居真州六合县(今属江苏)”,“虽衣食不足而志气裕然,杜门著书三十余年而死”(1)(卷十六,建炎二年六月戊辰)。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刘卞功“筑环堵于家之后圃,不语不出者三十余年”,“独守一亩宅,惟耕己心田”。他说:“常人以嗜欲杀身,以货财杀子孙,以政事杀民,以学术杀天下后世。吾无是四者,岂不快哉!”徽宗闻其名,拟召其入朝。刘卞功婉言谢绝:“吾有严愿,不出此门。”徽宗“知不可在,赐号高尚先生。”(12)(卷一)这些隐士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仅就此而言,其道德可谓高尚。然而他们放弃应尽的社会责任,逃避现实,非但不利于改造社会,反而有利于腐败政权。徽宗对隐士褒奖有加,奥妙正在于此。
除隐于野者而外,既有隐于市,也有隐于朝者。北宋晚期整个社会虽然陷入危机,但表面上空前繁荣,吃唱玩乐,花样百出。毛滂《忆娥》词云:“醉醉,醉击珊瑚碎;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夜寒我醉谁扶我,应抱瑶琴卧。清,揽月吟风不用人。”此词即是他本人以及当时不少士大夫醉生梦死颓废生活的如实写照。他们对社会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其内心世界甚至比隐于野者更空虚,实属隐于市。靖康年间,国难当头,即便朝中大臣亦置朝政于不顾。如尚书左丞蔡懋“不恤民情,不忧边事,日用妓乐饮燕,广造舞衣戏衫,酣醉优杂,殊无体国之意。”(13)(卷四十八,靖康年六月十八日)宰相吴敏“略无忧国之心”,置朝政于不顾,“重造金器数百件,置婢妾二三人,以共娱乐”。并声称:“宰相事业,如斯而已。”(14)(卷十一,靖康元年九月九日)宋代俚语称:“闻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15)此语最早出现于何时,虽不可考,但北宋晚期照此行事的士大夫为数甚多。他们少说为佳,体谈国事,可谓隐于朝。岂止一般官员,不少言官也不说话。除徽宗、钦宗即位之初而外,“谏官不论得失,御史不劾奸邪,门下不驳诏令,共持暗默,以为得计。”(7)(《崔鸥传》)这对个人确实“得计”,不仅可以保官,甚至还有升官的可能。如李会、李擢在徽宗时“迭为台官,禁不发一语”,到钦宗时又“被召用,复预谏净之列”(7)(《李光传》)但对社会危害甚大,权力因而不受约束,腐败越发不可收拾。
  对于北宋晚期的奔竞之风,当时人描述道:“近时学士大夫相倾竞进,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以忠厚为重迟,以静退为卑弱,相师成风,莫之或止。”(7)(《陆佃传》)他们仿意气风发,然而并非以天下为己任,而是为利禄而奔忙。此风在北宋中期已见端倪,这与员多阈少的矛盾有关。(16)所谓员是指已进入官僚队伍的人,而阙则是指有待填补的空缺职务。仁宗末年的情况是:“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有一官之缺,延颈望迁者众。”(17)北宋晚期,员额与阅额的比例超过三比一。如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吏部所掌握的员额为43000余员,阙额仅14000余员。(18)于是,奔竞之风愈演愈烈。士大夫们为了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不惜采用各种卑劣手段。
  其一,巴结宦官。如蔡京东山再起,以童贯为背景。王黼官居相位,以梁师成为后台。王安中作诗吹捧梁师成,“师成读之,大喜”,“荐之于上,不数年,登禁林,入政府”(19)(余话卷二)李邦彦因讨好宦官而平步青云,直至拜相。当时的情况是:“士夫相习成风,皆以附丽内待为荣”;“政和、宣和所除宰执,尽出其门。”(14)(卷十五,二年正月四日)童贯、梁师成等宦官以及蔡京、王黼等权贵,公开卖官鬻爵,官职各有定价。开封民谚称;“三百贯,直通判;五百索,直秘阁。”(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