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南方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奴隶制工商经济比较研究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最新热门    
 
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时间:2009-7-24 13:51:30  来源:不详
幅毛织品总额6.84万镑,1710年增至50.S9万镑,增加了7倍多,其中宽幅毛织品出口额增长了近10倍①。工业革命后西欧工业品的全球化销售迅速展开。世界生产贸易的增长比较:1720—1780年世界生产增长为1.5,世界贸易增长为1.1,贸易与生产增长之比为0.73;1840—1860年世界生产增长为3.5,世界贸易增长为4.84,贸易与生产增长之比为1.38;1860—1870年世界生产增长为2.9,世界贸易增长为5.53,世界贸易与生产增长之比达1.91,②世界贸易的增长是世界生产增长的近2倍。生产原料的国际交流在现代经济发轫时就有了,但主要在欧洲国家之间进行。18世纪至19世纪初随着西欧列强海外殖民地的建立,出现了亚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生产原料、半成品流向欧洲被加工为成品的现象。例如,英国的棉布印染业靠进口印度坯布得到发展,其毛纺织业的大量原料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有少量的资本输出至殖民地地区的情况,但在整个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很小。伴随着商品和炮舰的扩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工业品几乎渗透到全世界各大洲地区。
 
世界性商品市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基本条件,为其以后生产、资本、金融的全球化开辟道路。商品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出现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扩张。资本的牟利本性使它不断地运动,冲破一切藩篱,寻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机会。19世纪中叶与下叶轮船、铁路等新兴交通航运业和电报、电讯等新型通讯手段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使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参见[日]宫崎犀一等编:《近代国际经济要览——16世纪以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②  参见[日]宫崎犀一等编:《近代国际经济要览——16世纪以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二、明清经济内向化演进的形成
 
14世纪中叶的末农民战争和国内兼并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破坏。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明清经济沿着中国封建经济的轨迹惯性发展,并一度出现了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的盛世奢华景象。
 
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500年间,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惯性发展是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但它与明清时期其他两个因素——消极防守的对外政策、人口增长相互结合、制约、互动时,这种经济形态得到强化并渐渐形塑成了中国经济内向化演进的模式。
 
这种内向化演进是与同时期的西欧海外扩张的外向化发展相对而言的,内向化演进不是不发展,而是发展的方式和发展的方向问题。其内涵为:发展形式以渐进积累、数量缓慢增长为主,发展方向以内敛形式为主。政府和社会不注重甚至限制、拒绝向外开放,对外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经济运作中不占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采取退守防御的政策;对内抑制市场关系的发展,漠视甚至反对经济创新,生产力发展以内部自然积累的形式缓慢变动,国内外市场难以扩大,资源配置呆滞,生产社会化进程难以起步,市场经济萌芽生长困难。
 
明清时期内向化演进模式的形成及其经济停滞状态有如下一些表现:
 
首先,明清时的经济发展、市场的扩大主要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而不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基础上的发展。其一,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导致人均经济量值的停滞和下降。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人口增长异常时期。汉时期中国人口5000万左右,到宋元仍在五六千万,最多达到7000万。明清时这种人口增长几乎停滞不前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明初人口为7000多万,至明崇祯三年达19250万,比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增长了1.65倍,增长率为千分之四点一。①清初人口下降,康熙五十年的“新生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人亩”的政策,使乾隆时期及以后中国人口急剧膨胀,到清道光13年人口达39894万②,已近4亿。虽然人口增长率并不很高,但由于持续增长,人口总数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