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南方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奴隶制工商经济比较研究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最新热门    
 
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时间:2009-7-24 13:51:30  来源:不详
显的制约作用③,农业生产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均农业生产率倒退,人均所占粮食数下降。宋代每一农业劳动力耕30亩,年产约合2860市斤;明代每一农业劳动力年产粮食2190市斤;清代光绪年间乎均每户十二三亩,每一劳动力年产粮食约合2000市斤④,清亩产比宋提高了一倍左右,但由于人均土地减少,农业人均生产率反而下降。全国人均所占粮食的数量也在下降⑤。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参见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第4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②  参见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③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是否过度,人口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制约作用,学术界颇有争论,我们认为从2000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看,明清是人口增长积累的异动时期。人口增长是否正常,不仅要看人口增长率状况,也要看人口与经济资源的关系。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存在着不协调,从长时段看,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确有受累于人口膨胀的因素。
    ④  参见曹贯一:《中国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20、852页。由于清粮食生产总数缺乏。光绪每一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亩产为专家估计数。
⑤  关于中国历代人均产品粮占有情况,一般认为唐朝人均古有665市斤为高峰,以后呈下降趋势(参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保守的估计以明代中叶为高峰,以后下落。(参见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二,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增加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人力资源配置的微调。明清徽人大多经商,缘由在于“地少人稠”,“往者户少,地足食,读书力田,无出商贾者,……国朝(清朝)生齿日盛,始学远游,……为商为贾,所在有之”。①明清江南市镇研究专家刘石吉认为:“明清以来,松江府为中心的临近地区形成了一个棉纺织的专业地带。造成此种棉纺织充分扩展的因素实是上举棉花的普遍种植以及此一地区人口压力之增大;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及气候的潮湿、地形的高亢,都是江南棉作与棉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在专业手工业地区,大部分手工业者并不脱离农耕,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社会的产业结构没有重大的改变。其三,商品市场的扩大,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非农业人口增加的比重较高,对消费市场的扩大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时变为“湖广熟,天下足”。17世纪后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在发展棉织业的同时成为缺粮区,18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全国的粮食、棉花、棉布流通量由此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张海鹏、王廷元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53页。
②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第二,工农业生产力水平长期没有突破性发展。明清时期江南农业精耕细作,亩产达四五百斤;亩产的提高主要在于亩均劳动量投入的增加。由于地少人多,其生产规模不仅没有扩大反而缩小,小生产的模式日趋强化。手工业在技术分工等方面有所进化,但生产动力、生产机械与宋元比较没有大的改进。明清时的“熟货”丝织品,虽然精美,但制作速度则慢于“生货”。明清时棉纺织手工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从元末黄道婆把棉纺织技术引入江南至清道光年500年来,其生产技术、生产形式无大的变革,始终以家庭小生产为基本业态,没有发展成手工工场形式。生产技术惯性渐进是以日积月累的经验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换取些许的技术变革。社会对节约劳动力的技术革新缺乏需求拉动。代表社会最高工艺水平的制造品生产也仅是供给宫廷消费,而非满足市场需求。鸦片战争前的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变化仍然沿着这一惯性徐徐运动。科学技术被漠视,中外技术交流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